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689——740年)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他一生除中年以后曾几次出外求仕游历外,都居住在老家襄阳。他虽然一生隐居,但并不大甘心,诗中常常流露了出仕和归隐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有时甚至发出个人坎坷不遇的哀怨,或表达那种急于求仕的愿望,如《南归阻雪》孟浩然是什么派诗人、《岁暮归南山》、《临洞庭》、《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但是他究竟一生未入官场,生活经历比王维简单,同时又生活在相当安定的开元时代,因此他的诗多写他最熟悉、最亲切的襄阳山水(如飞夜归鹿门歌》、《秋登兰山寄张五》、《万山潭》等),或写朴素的农村田园生活(如《过故人庄》、《田家元日》、《游精恩观回王白云在后》等)。此外,他还写了一些游历的山水诗(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晚泊浔阳望庐山》、《宿建德江》等。这些诗,多数都有亲切的生活气息,只有少数流露出一些孤寂的情调。他有一些抒情小诗也写得很清新活泼,如《春晓》。
孟浩然的诗多半简短朴素,语言风格平淡自然,写山水景物也不精雕细琢,追求形似。所用的形式基本是五古和五律,沒有王维丰富多样。但是在平淡之中往往能见出他坦率热情的个性。在那些牢骚感慨的诗里,有时也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情,所以“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晚年张九龄作荆州长史,召他为从事(唐代中央政权某些部门和州郡长官自己召聘的僚属叫从事)。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他们相聚甚欢。
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几十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有《孟浩然集》。
大诗人孟浩然为何一辈子没有做官
孟浩然(689年—740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一生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唐才子传》介绍:“浩然,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好节义,诗工五言。隐鹿门山,即汉庞公栖隐处也。四十游京师,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众钦服。张九龄、王维极称道之。”孟浩然在唐代诗坛与王维齐名,丞相张九龄十分赏识他,李白、杜甫也有诗称颂之。
那个年代的文人骚客,谁不想做官啊?说豪言壮语,是为了入仕报国,说真话,是为了人前显贵。孟浩然年轻时喜欢隐居,中年时应试求仕,没有考上。他便游历名山大川,广交朋友,干谒公卿名流,以求被贵人举荐做官。他曾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写过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以求引荐: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这首也算干谒诗,却被孟浩然一不小心写成了著名的山水诗,张九龄任职荆州时曾把他招至幕府效力,但终究没把他推入仕途。
说说孟夫子的两件传闻,大致可以明白他为何一辈子没有做官了。
孟浩然四十岁时游历京师,寻求入仕的机会。期间与张九龄、王维等多有交往,经常聚在一起吟诗答对,一时名声大噪,传遍京师。当时的朝中官员韩朝宗也十分赏识他的才华,与他约好时间带他去向其他官员推荐。到了约定的日子,孟浩然却和几个诗友饮酒谈诗起来,场面很是热闹,席间有朋友提醒他:你不是和韩大人约好了今天去办事吗?赶紧去吧。孟夫子这时却任性了:我们饮酒论诗正到高兴处,不管他了。这个任性不要紧,失约的韩朝宗可是有名的喜欢提拔后进的好官,时人有谚:“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连李白都向他写过自荐信《与韩荆州书》。你孟夫子却有眼不识泰山,不讲信用失约于他,有意思吗?
接下来的又一个大好机会,还是被孟浩然这个书呆子自己毁掉了。据传:与孟浩然关系不错的王维曾把他带入内署,两人谈论诗歌甚欢,忽然外边一声“皇上驾到”,吓得孟浩然哧溜一下钻到床下。唐玄宗走了进来,王维是不敢欺瞒皇上的,如实报告说我把好朋友孟浩然带进来了。唐玄宗一听很高兴:朕早闻其名,让他出来吧,朕不怪罪。孟浩然战战兢兢爬出床下,三叩九拜向唐玄宗谢罪。唐玄宗说,把你的诗作背诵给朕听听。可能是吓晕了,孟浩然竟然昏头昏脑地朗诵起了自己的《岁暮归南山》,当念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这句时,颇通诗词的唐玄宗不乐意了,喝住孟浩然:别念了,你压根没找过我,我何曾弃过你?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此传说另有三个版本,一是孟浩然和李白,二是孟和张说,三是和李元绂。)
话说孟浩然还是年轻时读书读傻了,聪明劲儿都用到诗上了。皇帝让你朗诵诗,你念个什么不好,却念个颇有忤逆龙鳞之嫌的“不才明主弃”。哪怕你念念妇孺皆知的“春眠不觉晓”,也能让皇上开开心不是,再不济,念念那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也好啊,皇上听了你“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说不定一高兴就会先把你弄个翰林做做,混的好不就慢慢升官了?
古时为官,最基本的要“向上看”,一切以皇上的意志为转移。孟浩然连这点都搞不明白,如何做官?
没有眼力见儿,失约贵人,遇到皇上又临场发挥不行。无怪乎孟夫子一辈子做不了官了。
以上就是三问网网»孟浩然是什么派诗人,孟浩然的主要作品是什么你如何评价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三问网号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