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卖出“土价”,中国另一种能卡全球“脖子”的战略资源也陷入这一尴尬境地!
这种资源,就是镁。要知道,全球镁市场高度依赖中国出口,欧洲95%的镁要从中国进口,而全球镁锭的市场,中国也拿下85%的份额。
其中,人口仅有25万的陕西榆林市府谷县,本来不出产镁矿,却因位于山西、内蒙大型镁矿的交界处,加上自身盛产炼镁所用的还原剂硅铁矿,成为中国镁产量的绝对“大户”,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2%。
媒体称,2012年以来,府谷镁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一,是全国最大的金属镁生产基地。
全球有多依赖府谷镁?
9月中旬前后,榆林市相关部门发布《关于确保完成2021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通知》。按照要求,府谷县大部分镁企50%产量受限,涉及镁企40余家。
消息一出,镁价开始飙升,10天左右翻了一番,达到7万元/吨。与此同时,对镁短缺的恐慌已经蔓延至欧美。
以欧洲为例,包括金属生产商、汽车供应商和包装行业在内的十几个欧洲行业组织在一份联合声明在直呼:“如果欧盟不采取紧急行动,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威胁到整个欧洲的数千家企业、它们的整个供应链以及依赖它们的数百万个就业岗位。”
由于镁是生产铝合金的重要原材料,其减产也会对美国铝制品行业产生冲击。
据媒体报道,美国最大铝坯生产商马塔尔科公司向客户表示,由于镁短缺,公司最早可能在明年减产并限量交货。美国最大原铝生产商美国铝业公司也对镁短缺表达了担忧,一些供应商已经暂停交货。
不难看出,府谷镁确实能卡全球“脖子”,正如网友所言:“府谷打了个喷嚏,全球镁市场感冒了。”
府谷镁如此重要,论赚钱,却完全不是欧美的对手。
这一点,进出口数据最有说服力。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镁制品出口5042.13吨,金额1987万美元,约合每吨0.39万美元;进口数量99.29吨,金额379.23万美元,约合每吨3.82万美元。
两厢对照,出口比进口的价格差了10倍之多,说府谷镁卖“白菜价”毫不为过。
资源拥有优势,却卖不出好价钱,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镁合金深加工和高端制造水平仍较低。相反,中国原镁出口最多的欧美日韩等国,已经或正在形成镁合金高端产业的完整体系,攫取了镁终端产品85%以上的附加值,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和市场定价权。
正是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地方出手了,榆林下发“能耗双控”的目标倒逼,府谷县强调要依靠技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逐步壮大镁合金生产规模,配套发展镁精深细下游产业”。
事实上,已经有镁企提前行动。
2020年,当地一家镁企启动节能技改,投入超亿元新建工艺生产线来转型升级。结果,技改后的原镁生产线生产一吨镁锭的入炉原煤可比同行业减少3至5吨。今年前9个月,公司产值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50%,利润同比增长300%。
除了节能技改,产品附加值提升也是主要着力点。
一家叫鸿泰元和的镁企投建了一条年产5万吨的镁合金生产线,自产的2万吨金属镁锭直接用于生产安全帽、自行车和电动车轮毂等20多种镁合金产品。
该企业负责人温永平对媒体表示:“把镁锭加工成镁合金,每吨附加值能增加2000元。”他还透露,把金属镁通过压铸技术加工成镁合金型材,每吨附加值至少增加5000元。
今年9月,府谷金属镁第一出口大户泰达煤化和西安交大达成合作,西安交大以技术支持泰达煤化生产用于医疗制药行业的高品质金属镁。该公司总经理称,投产之后,公司生产的金属镁“将按克卖”。
显而易见,府谷县正在力求走出优势资源大甩卖的“老路”,试图走出一条高附加值镁业的“新路”。
这条“新路”钱途远大。不说欧美强国,就是年产原镁仅2万多吨的乌克兰,只因在航空、航天等关键零部件的精密压铸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一年创造产值就高达42亿美元。
用高附加值赢得话语权,可以说是中国镁业乃至整个中国制造蜕变升级的着力点。这,才是真正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