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为河北省辖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任丘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滨海平原之间的河流冲积平原与湖淀淤积的平原交错地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斜,海拔高度由11米(辛中驿镇培里村)降至4.5米(于村乡苏庄村),平均坡降15800。
河北省,简称“冀”,与河南省相对应,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名。地处华北平原,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
河北地处中原地区,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截至2020年6月,河北省下辖11个地级市,共有49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91个县、6个自治县。
其中,就县级任丘市来说,人口超80万,为河北省辖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任丘市地处东经115°56′—116°26′,北纬38°33′—38°57′,位于河北省中部,白洋淀东岸。
东与文安县、大城县相连,南与河间市毗邻,西与安新县、高阳县交界,北与雄县接壤。
任丘市距天津市140公里,距石家庄市159公里,距沧州市114公里。
市境东西最大距离42.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1公里。在历史上,北齐时期设立任丘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任丘市为河北省辖县级市,由沧州市代管。
任丘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和渤海西岸滨海平原之间的河流冲积平原与湖淀淤积的平原交错地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斜。
海拔高度由11米(辛中驿镇培里村)降至4.5米(于村乡苏庄村),平均坡降1/5800。
任丘市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大陆度65.2,干燥度1.33,四季分明。
春季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2.1℃,1月平均气温-3.9℃;7月平均气温26.8℃。
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间276天,气温大于等于10℃的天数为208天。
全年无霜期平均211天。年平均降水量557.4毫米,75%集中在7—9月。年平均风速3.3米/秒,全年盛行偏南风,冬春季多东北、西南风。
就县级任丘市的历史来说,早在西周时期,该地区属燕国的疆域。到了战国时期,今河北省任丘市位于燕国和赵国的交界地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秦朝。在郡县制下,秦朝在今沧州市任丘市一带设立鄚县,属上谷郡。西汉时期,今任丘境内有鄚县、阿陵县、高郭县三县,均属幽州涿郡。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汉朝中郎将任丘筑此城为防海口,此地遂名“任丘”。
东汉时,鄚县属冀州河间国。东汉末年,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
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后,归属曹操。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县级任丘市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西晋泰始元年(265年),鄚县属冀州河间国。
公元560年,北齐正式设立任丘县,仍属瀛州河间郡。由此,就任丘这一建制,始于北齐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隋朝初年,废任丘县,设鄚县,属河间郡。另据《隋书·地理志》载:河间郡,旧置瀛州高阳县,大业初并入任丘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鄚县属满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瀛州。
景云二年(711年),于鄚县设立鄚州,将原瀛州的鄚县、任丘、文安、清苑和幽州的归义等五县划入。
开元十三年(725年),以“鄚”类“郑”字,遂改为“莫”。
开元十九年(731年),分文安、任丘二县,利丰县改为长丰县,均属河北道莫州管辖。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任丘县属河北道文安郡。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长丰县为镇,又省鄚县入任丘。
在北宋时期,任丘县属河北东路莫州文安郡。元代,任丘、莫亭二县属中书省河间路。至元二年(1265年),二县俱省入河间,后复置,属莫州。
最后,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河间郡为河间府,任丘县隶属于河间府。洪武七年(1374年),莫州省入任丘县,属河间府。
清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为避孔子讳,将“任丘县”改为“任邱县”。到了1914年,设立津海道,“任邱县”属之。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任邱县”属之。1986年5月,撤销任丘县,设立任丘市(县级),由沧州市代管。
截至2019年底,县级任丘市下辖7个街道、9个镇、3个乡,总面积达86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81.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