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63军剩余多少人(拯救数十万志愿军)
第五次战役
文丨峰纪实
编辑丨峰纪实
1951年4月初,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短暂的争执过后,决定再次越过北纬38度线,打算发起正面进攻与侧后登陆,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一线。
4月22日,中国志愿军为挫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主动发起第五次战役,对北纬38度线以南地区发动大规模反击。
全局地图
意图歼灭3到4个师,也就是6到8万人,让美、英、法、澳、荷、加、土、比等16国组成的“联合国军”,头脑好好冷静一下。
只不过志愿军没有想到,随着三次战役中志愿军高歌猛进,打得“联合国军”找不着北。
美国一气之下,就将原本好大喜功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撤了职。换上了生性谨慎足智多谋的李奇微中将指挥“联合国军”。
李奇微
这位战场宿将接过指挥权后,就赶上了第四次战役。
在交战当中李奇微发现,志愿军缺乏必要的制空权,习惯在夜间行军发起作战且最大推进距离为35公里左右。
由于美军空中打击导致后勤补给运送不便,使得志愿军补给只能维持6到7天,之后志愿军就会因为补给断绝而停滞下来。
第四次战役
李奇微贴切地称之为“礼拜攻势”。
所以在第五次战役中,李奇微一改以往联合国军“结硬寨打呆仗”的举措,反而发挥美军机械化机动的优势,制定了“磁性战术”打法。
联合国军的谢尔曼坦克
即利用机械化的优势,始终在夜间撤退35公里左右的距离,防止战线被志愿军的夜间穿插战术所击破。
白天则是利用联合国军火力与制空优势发起反攻,以多头并进、抱团靠拢、互相支援的打法,保持铜墙铁壁一般的战线,沿着公路紧贴着志愿军追击,最大程度限制志愿军的战术机动能力。
美军的m26潘兴坦克
于是,在第五次战役早期的第一、第二阶段,李奇微命令范弗里特稳扎稳打,每天严格执行战区计划在夜间退却35公里左右,防止志愿军夜间穿插作战。
白天利用火力优势,最大程度消耗志愿军前线有生力量。同时还加大了美国陆海航,对于志愿军补给线的轰炸打击力度。几乎让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断绝。
不到二十几天的时间内,中朝联军便在连续高强度作战下,陷入弹尽粮绝无法进攻的状态。
美军的M7牧师
此时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通过前线战情汇报与战果断定,东西两方面的“联合国军”早有防备,双方已连接成一条战线,志愿军已无穿插作战的可能,不可能完成全歼敌军成建制大部队的战役目标。
于是5月21日彭德怀作出判断命令全军后撤。
志愿军战士身上背着干粮带
广大志愿军战士虽然追了二十几天的路,挨了二十几天的炸,心中怒火沸腾不止,但通过总结作战经验,对于当前“联合国军”占据优势的情形,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
但等候多时的“联合国军”哪里愿意放志愿军轻易离开。在22日发现志愿军北上转移时。
便在西线组织多兵种“特遣队”为先锋,在航空兵与远程炮兵火力掩护下。在5月23日动用4个集团军,沿着公路朝着志愿军阵地发起全线反扑。
联合国军仆从国部队
面对“联合国军”反扑时,由于志愿军广大战士准备不足。有的部队没能按时进入阵地担任机动防御,有的部队进入阵地后有轻敌情绪,没能按计划有效控制要点与公路,组织有效地交替掩护。
导致面对武装到牙齿且养精蓄锐多天的敌军反扑时,反而被多头并进相互支援打法穿插攻破多道防线。
联合国军中的土耳其部队
开战不到一天就有多支志愿军部队,被隔绝在敌军阵线之后,处境十分危险。为阻止美军继续突进,第60军与第27军分别殿后顽强阻击敌人进攻。
但美军突进能力远超志愿军想象,5月24日-27日志愿军第60军180师便在阻击途中被截断在驾德山地区,在突围过程中遭受敌军炮火与轰炸的轮番毁灭性打击,使得180师出现了成建制的损失。
美军在单兵掩体中
在志愿军殿后部队一寸阵地一寸血的顽强阻击下,志愿军大部分主力得以获得喘息的时机,但联合国军的威胁依然还在甚至远胜当初反扑之时。
原因就在于现阶段敌军离铁原太近了。
黑人机枪手
要知道,铁原可是志愿军屯集物资转运给养的战略交通枢纽,有着交错纵横的铁路与公路网。
失去这里就意味着志愿军,彻底失去现阶段的反攻能力,接下来只能任由美军夺取战场主动权,将志愿军分割开来,变得毫无还手之力被“联合国军”一路追着打。
联合国军中的韩国部队
此时距离铁原最近的部队,便是正在于清洞、德山里等地休整的63军。
因此,志愿军司令彭德怀紧急电令志愿军63军并指挥65军194师,一同前往铁原至金化一线布防死守,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阻击敌人行动,将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牢牢的钉在这片宽约25公里纵深为20公里的地域,掩护兵团主力与数千名伤员转移。
联合国军中的英军部队
接到命令的第63军还未从连续一个月的高强度战斗中休整过来,部队装备减员严重,全军没有坦克也无大口径火炮,仅有一个军直属炮团与一个总部加强的火箭炮营,再加上全军小口径火炮,总计240门火炮可供使用。总配属兵力加起来,也不过24000人。
志愿军火箭炮部队
而63军的当面之敌“联合国军”呢?
他们全军拥有四个师4.7万兵力,配备火炮将近1300门,坦克400辆,且随时有战机支援。
面对这样的强敌,兵力少装备差的63军想要完成阻击任务,所面临的困难足以吓退任何一个西方世界的将军。
美军队列在行军
但63军不但没有怕,反而更加斗志昂扬,因为他们知道此行去阻击强敌,是为兄弟部队的安危而战。
于是63军接到命令后,迅速强行军至铁原地区,赶在大敌来临之前,执行了防御部署,右翼以第187师防御,阻击玉女峰、涟川以及铁原西部地域来犯之敌,确保中部安危。
左翼以第189师防御,阻击北上公路与汉滩川西部地域,坚决阻击敌人北上。65军194师则是在玉女峰至下浦一带布防,随时支援两翼。
还击的我志愿军战士
188师作为预备队在西灵洞一带待命,随时应对战场突发局势,并分出一个营应对美国惯用的直升机与运输机空降。
在战术上63军,专门针对敌军火力强劲前线战术呆板的特点,采取了分散部署交叉支援机动作战的战术。
最大程度上发挥我军作战意志顽强指挥灵活的优点,一己之长击彼之短。
在阵地中还击的志愿军
63军在5月30日按照命令全部进入阵地,抢修工事准备与大敌一战。但铁原南部地形平坦极为适合机械化,这让“联合国军”进展极快,仅仅一天后的6月1日,敌军就抵达铁原。
在作出小规模的进攻试探了志愿军部署后,便立马发动大规模进攻。
志愿军机枪阵地
在1300门火炮和20余架飞机的数轮火力打击过后,敌军就开始用坦克编队开路,引导步兵对63军阵地发动进攻。
这场敌我差距悬殊的阻击战,一开始便进入残酷而又壮烈局面。
志愿军医护兵治疗受伤战士
敌军十分清楚当面铁原阵地的重点,则在与夺取涟川山口。只要夺取这里,便可以驱兵直插腹地铁原,让志愿军首尾不能相顾。
于是在187师仅仅3公里的阵地上,敌军集中两个满编师总计4万余人,在遮天蔽日的炮火掩护下实施多次猛攻。
这其中尤其是以162高地至新村北山一带。敌军投入了5个步兵营4个炮兵营十余辆坦克与装甲车,一同猛攻第561团第3营的阵地。
第三天,在绝对兵力优势下久攻不克的敌军,恼羞成怒地派出2个满编团,一面从左翼进攻,一面利用10辆的坦克掩护强行突进至3营背后,一同夹击3营阵地。
抬下战场的美军士兵
此时,美军指挥官范弗里特直接命令炮兵,用远超战术守则的火力密度对志愿军阵地倾斜了4000多吨弹药,一时间阵地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3营誓死坚守阵地不断与攻入阵地的敌军贴身肉搏,其中9连2排被炮火杀伤严重,仅剩7名战士,依旧决然冲入敌军阵列搏杀,直至全部壮烈牺牲。
志愿军布防警戒
之后4天3夜,516团3营都与敌军反复上演惨烈的阵地争夺战,总计击退敌军十数次大规模进攻,杀伤敌军1300余人,516团3营战后也被授予了“守如泰山”的锦旗集体荣立二等功。
敌人见到在涟川山口附近占不到便宜,转头就找志愿军189师阵地碰碰运气,结果在6月2日的进攻当中,敌军4个团在猛烈的炮火当中发起进攻,结果愣是没法占领志愿军阵地。
哪怕志愿军阵地上的工事掩体战壕,早在最初的炮击中全部都化作浮土,联合国军还是屡屡被志愿军夜战敢死队赶下阵地。
冲锋号
6月3日,见到进攻受阻。美军第25师赶过来加入战局,当天便投入3个团轮番进攻。
由于阵地上工事被毁,189师的战士们只能冒着炮火与美军奋力搏杀,战斗减员严重到所有营连成建制损失,这种危机情况下,师团机关后勤人员全部加入战斗,坚守直至188师增援到来。
但面对阵地上越来越猛烈的敌军炮火,188师战斗减员也十分的严重。
从这里可以看到美军的火力有多强
好在志愿军司令部及时下达,更改坚守防御为机动防御的作战命令,188师才得以有计划地向二线阻击阵地转移。敌人见到志愿军后退大喜过望,开始朝二线阵地所在的细柳洞、古南山一带猛攻。
靠着无后坐力炮的美军
但在188师的顽强抵抗下敌人数次进攻都被打退,恼怒之下敌人在6月6日的作战当中,集结重兵三面包抄,对只有563团一个排驻守的207高地发动猛攻,
在十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前,志愿军一个排的战士从白天战至午夜,打退敌人多次进攻。连续的血战让排只剩下8名战士,弹药也全部耗尽。
发起冲击的志愿军战士
但剩余8名志愿军战士们依然用刺刀,枪托,石块,给敌人予以痛击,直至筋疲力竭。
面对着如潮水一般涌上阵地的敌军与上级友邻部队失联的情形,8名志愿军战士不做俘虏互相搀扶着毅然跳下悬崖。
发起冲锋的志愿军,可以看到有战士抱着木头准备压住铁丝网
同时在255.1高地与200高地驻守的该团8连,集中全连的智慧从战火当中总结出“三朵金花”战术。
即在敌人发起冲锋时,在其前后左右各打一发迫击炮弹,逼迫敌人向中间集中,战士们戏称为“梅花”。然后用机枪对着集中的敌人扫射,战士们称之为“一串红”。
然后两翼伏击的反击小组,会端着冲锋枪从两翼夹击清缴剩余敌军,战士们叫做“荷花”。
美军步兵班战术洗好抱团
靠着这个手段,敌军数次进攻都无功而返,该连先后打退敌人1个团的13次冲锋,以伤亡16人的代价杀伤敌人800余人,让8连直接荣获“特功八连”的称号,连长郭恩荣也凭借果然的胆识与指挥,荣立特等功与一级战斗英雄。
10日到12日期间,美军第10军数次强攻志愿军63军左翼,一度突破防线,而美军第1军也再次进攻188师564团阵地,到最后连美军第3师这个重要的预备队都投入了战斗。
美国士兵喜好挤在一起
结果任凭美军两个军在数日内密集火力的猛攻,志愿军阵地就是巍然不动,气得范弗里特大骂前线美军耽误战机。
范弗里特在美军面前暴跳如雷,志愿军这边可就是如释重负。
美军坦克
在63军的顽强抗击下,志愿军大部已成功转移,后方休整的部队也已到达铁原附近,修筑了一道新的防线,铁原整体局势转危为安。
“联合国军”方面看着这一道新的防线,内心几乎崩溃,只好收缩防线开始舔舐伤口以图再战。
于是在6月12日,63军胜利完成阻击任务,于夜间19时30分开赴伊川休整。
傅崇碧
12天的时间里,63军与联合国军4个满编师浴血奋战,毙伤敌军2.1万人。志愿军伤亡人数则为2.2万余人,
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战士各个衣衫褴褛,皮肤被硝烟熏的黝黑体重多有减轻。军长傅崇碧更是体重直接减轻了25斤,过度劳累的他在休整期间经常一睡就是两三天。
彭德怀
可见这12天的战斗,对于63军全体官兵,带来的压力是多么的巨大。得知63军到达伊川休整,彭德怀不顾安危,前往伊川看望63军全军战士。这样的举动让63军战士十分感动。
彭德怀来到战士身边,看着一张张蓬头垢面的脸庞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内心感到既心疼又激动。
在阵地上穿行的志愿军战士
他一边和战士们握手,一边激动地说道:
“同志们你们打得好啊,63军血战铁元12天掩护部队转移,狠狠打击美国佬的气,你们是一支真正的铁军,我要向毛主席汇报你们的英雄事迹……”
但说着说着,彭德怀的眼眶便微微发红。63军的战士们闻言,则是高呼“祖国万岁。”“一切为了祖国,为了人民。”
欢呼的志愿军战士
告别之际,彭德怀问身体虚弱的傅崇碧有什么要求?
傅崇碧想了想,有些哽咽地说道:
“没别的要求,就是部队减员太严重,有些连队都打光了,有的连队只剩下一二十人……”
可爱的志愿军战士
讲到这里,傅崇碧便有些难受。毕竟63军大部分骨干战士几乎都倒在铁原战场上。许多都是傅崇碧当初从四川老家带过来的兵。
彭德怀直接说道:“给你们补,要给你们发新衣服新装备还有罐头。”
欢呼的志愿军战士
结语
不久之后,志愿军总部便给63军补充了15,000名官兵。并陆续调集武器装备与物资补给配给63军。
完成休整的63军再度重上战场,继续打击“联合国军”的嚣张气焰。散播自己“铁军”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