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成语典故简短(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有意思的成语典故简短,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一、先秦的“典故”

1.三过家门而不入:上古时期,大禹黄河流域治水,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

表示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2.一鸣惊人:春秋时期,楚庄王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3.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国家被吴王夫差所灭,勾践给吴王干各种体力活,睡柴火尝苦胆。

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终能够苦尽甘来

4.立木为信:战国时期,商鞅为推行新政而取信于民的方法。

5.围魏救赵: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战争名称是桂陵之战

后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6.田忌赛马:战国时期,人物为田忌、孙膑,对手是齐威王

后比喻在劣势中找到优势,善用自己的长处对对手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方能取胜

7.纸上谈兵: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白起对赵括)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图穷匕见: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9奇货可居:战国时期,秦异人年轻的时候曾在赵国都城邯郸做质子。处境非常艰难。吕不韦知道后认为他是"奇货可居",格外照顾秦异人并把赵姬送给他。

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特的事物,等待时机,以

10.一字千金:吕不韦找门客写《吕氏春秋》

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珍贵。

11.一鼓作气:春秋时期长勺之战

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12.负荆请罪:战国时期,赵国名臣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

13.韦编三绝:春秋时期,孔子"晚年喜易",反复读《周易》,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

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刻苦治学。

14.高山流水:春秋时期,俞伯牙(抚琴)和钟子期(听琴),钟子期是樵夫,可以从俞伯牙的琴声中听到高山和江河的声音。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15.完壁归赵:战国时期蔺相如,秦昭襄王(秦稷)想要和氏璧,蔺相如斗智把和氏璧完整送回赵国。

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16.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文公最开始在楚国逃亡,为报答楚王援助,许诺如果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即后退九十里。城濮之战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7.讳疾忌医: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见蔡桓公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8.举一反三:孔子教育弟子

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形容善于推论,能触类旁通,善于学习,由此知彼。

19.滥竽充数:战国时期,齐宣王和南郭先生的故事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20.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出征迷路,管仲建议跟着老马走

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

21.前倨后恭:战国时期,苏秦一开始贫困潦倒,他嫂子不给他做饭并挖苦他,苏秦发达后身佩六国相印,其嫂子蛇形匍匐爬来见他

先傲慢后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22.三令五申:出于《史记》的《孙子吴起列传》。孙武向女兵再三解释做法,引伸为“三令五中”,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

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23.百步穿杨:相传春秋时楚国的将领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射中一百步外?柳树的叶子。

比喻善射者,也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二、秦汉的“典故”

1.指鹿为马:秦朝赵高送给秦二世(胡亥)一只鹿,并告诉二世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破釜沉舟:秦末,巨鹿之战项羽打秦将章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3.背水一战:楚汉,汉军大将韩信在河边摆阵,置之死地而后生

后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4.一饭千金:韩信早年很穷吃不上饭,被漂母接济,发达后回赠给漂母千金

一顾千金:春秋时期,相关人物为伯乐。如果马被伯乐多看一眼就会身价千金

一诺千金:汉代季布,非常守信用,“得黄金百,不如得李布一诺”

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5.多多益善:韩信领兵多多益善

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6.胯下之辱:秦末时期,韩信。

7.四面楚歌:垓下之战,项羽被韩信十面埋伏,晚上汉军四面唱楚歌,瓦解楚军军心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8.萧规曹随:汉朝汉惠帝刘盈即位,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

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

9.投笔从戎:东汉班超一开始是文人,后来参军并出使西域

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出使西域来到鄯善国,杀掉匈奴使者重新与鄯善王言归于好

比喻不冒危险,就难以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难以取得真知

11.揭竿而起:秦末陈胜吴广高举旗帜而起,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后用“揭竿而起”泛指人民起义。

12.孺子可教:秦朝张良和黄石公,黄石公让其捡鞋,张良捡起来并跪着给他穿好

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13.马革裹尸:东汉马援参军后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战死在战场上,用马皮包裹下葬才是男子汉作为。

多指军人战死于沙场,形容为国作战决心为国捐躯的意志

14.约法三章:秦末,刘邦和项羽约定谁先入咸阳者为王,刘邦先进入咸阳,为收买人心对老百姓说杀人者要死,伤人和盗窃者要抵罪

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

15.举案齐眉:东汉,典故梁鸿和孟光(妻子)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

16.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在墙上凿洞借邻居家灯光看书,后来官居丞相之位

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7.悬梁刺股:悬梁﹣东汉孙敬为怕打瞌睡用绳子绑住头发悬挂在房梁上

刺股一战国苏秦打瞌睡的时候用锥子刺大腿

18.不学无术:西汉班固评价霍光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9.家徒四壁:指西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20.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①沉鱼是西施浣纱;②落雁是昭君出塞;

③闭月是貂蝉拜月;④羞花是贵妃赏花。

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人的容貌倾国倾城,宛若天仙。现指女子的容貌美丽

西施最早(春秋时期)、昭君(西汉)、貂蝉(东汉未三国)、贵妃(唐)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典敌

1.三顾茅庐:三国,刘备三顾诸葛亮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投鞭断流:东晋时期,源自淝水之战

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3.洛阳纸贵:西晋左思《三都赋》,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西晋都城洛阳之纸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4.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被灭国,司马昭问他想不想蜀国,他说不想蜀地

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5.风声鹤唳:淝水之战,苻坚军队战败逃跑时,听到风声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的样子

6.草木皆兵:淝水之战。苻坚在城楼看对岸晋军整整齐齐,把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晋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7.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后来人们便用"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高超

8.入木三分:东晋王羲之,字透入木板三分(约1厘米),形容笔法刚劲有力

后形容书法笔力道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9.东山再起:东晋谢安一开始当官,后隐居东山,后来被请出山重新做官,重新得势官至宰相

指退隐后再度出任官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10.江郎才尽:指南朝文学家江淹,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

11.闻鸡起舞:东晋祖逖听见鸡叫就把同伴刘琨叫起来练剑,后被封为镇西将军。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12.中流击楫:祖逖率军北伐,来到大江中间,手敲船桨说若不能平定中原就如这江水一去不复返,后来真的接连取胜

13.画龙点睛:南朝张僧繇(画家)不画龙的眼睛,说点了龙就会飞走。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14.望梅止渴:三国时期曹操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15.鞠躬尽瘁:诸葛亮《出师表》

指小心谨慎,奉献出全部力量

16.刮目相看:三国时期吕蒙从小不学习,孙权经常劝其读书,后来鲁肃跟吕蒙聊天发现其水平渐长。吕蒙打败关羽,关羽败走麦城。

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

17.枕戈待旦:刘琨为了不落在祖逖之后,每天枕着兵器睡觉

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形容杀敌报国心切

18.囊萤映雪:囊萤﹣东晋的车胤,没钱买灯,抓萤火虫照明,后官至吏部尚书

映雪﹣西晋孙康家里买不起灯,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后官至御史大夫

19.路人皆知:三国时期司马昭想推翻朝廷,后来晋文帝一统天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发布于 2023-05-19 15:49:55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48
上一篇:最美的邂逅是什么意思(美丽的邂逅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冷泡茶茶叶可以泡几次(茶叶一般泡几次就要换掉)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