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实验原理是什么。小编来告诉你更多相关信息。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物质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是现代科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仪器之一。显微镜自1600年问世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显微镜的品种不断增加,构造和性能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下面介绍常用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如图,左边的透镜为物镜,右边的透镜为目镜。显微镜的目的是将微小的物体放大。所以,对于物镜来说,应该使物距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为了看清物体,物距就不能太大。同时,物镜的焦点与目镜的焦点是重合的,经物镜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必位于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而为了让该像落在目镜的焦距以内,所以,目镜的焦距就必须大于物镜的焦距,这也是显微镜目镜的焦距应该大于物镜的焦距的原因。
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我们常用的显微镜可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如下图:
(1)镜座:为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铁座。其作用是支持显微镜的全部重量,使其稳立于工作台上。
(2)镜柱: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
(3)镜臂: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
(4)镜筒: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叫做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5)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
(6)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通光孔左右两旁一般装有一对弹簧夹,为固实玻片之用,有的装有移片器,可使玻片前后左右移动。
(7)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
(1)反光镜:一个可以转动的圆镜,叫做反光镜。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2)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能将观察的物体进行第一次放大,是显微镜性能高低的关键性部件。每台显微镜上常备有几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从形态上看,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3)目镜:由二、三片透镜组成,安装在镜筒上端,其作用是把物镜放大的物体实像进一步放大。在目镜上方刻有5×、10×、20×等为放大倍数.从外表上看,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察时所用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 显微镜看到的是一个倒立而放大的虚像。
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用手翻转反光镜,使反射光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园形视野为宜。
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弹簧夹或移光器将玻片固定。将玻片中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一只眼睛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标本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