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与端午节的渊源)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族传统的端午节。古代的"端"是"初"的意思。而古人常把五写成"午",所以,"初五"也可以写成"端午"。在古代人的说法是把午时当作阳辰,于是"端午节"也可说成是端阳节。

端午节,它起源于中国,人们为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开始包粽子,还有赛龙舟一活动。

屈原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在同反动贵族子兰等人的斗争中,因遭谗而被放逐。后来楚国政治腐败,首都被秦兵攻破,他痛不欲生,于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事发后,当地的百姓马上顺江捞救,但是,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从此,象征打捞屈原遗传的端阳竟舟便成了习俗,屈原殉难后,楚人哀悼他,便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入水中祭吊。汉代建武年以后人们就逐渐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问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生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药蛟龙水曾,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就想出用揀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就发展成了粽子。延续至今。

端午节还有个传说,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端午节除了代表端午的粽子外,还在这一天,很多的朋友会发送互祝(端午节快乐)的短信。

说起端午节,就不得不提粽子,难以想象没有粽子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子的。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说起来己久,花样繁多。直到今日,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从馅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而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用粽叶包出的粽子有棱角,它的棱角就像是一把刀子,可以将病魔、灾害铲除。

夏天到来疾病多,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用兰草进行沐浴,这样可以将即将产生的疾病和瘟疫驱走。在这一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采。

一吃吃五黄,需要吃名称中带有黄字的食物,如蛋黄、黄酒、也可以是黄瓜。意思是指这个季节有黄不接,吃黄色的食物就可以接上了。

二拴就是要拴葫芦、扫把、五毒图,代表着福、禄、生命延续安康,可以将坏的东西扫除,五毒图则可以以毒攻毒。

三釆就是采艾蒿,也是为了驱除霉运不好的东西。

在民间还有戴五彩绳的说法,老人将五个颜色的绳子拴在孩子手腕和脚脖上,第一场雨出现彩虹,把五采绳扔进流水中,寓意驱走疾病。还有的拴小辣椒、老虎鞋,孩子头上写王字,这样孩子不闹,也是为了驱除灾害、瘟疫。

古代人们过端午用艾叶能散寒除湿,它能温经止血的功效。在端午节这一天,古人采摘艾草,把艾草制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

此外,还有的人用艾草、菖蒲等香草制成的香囊,出门几乎人手一个,有的人别在腰间,以避邪驱瘴。

端午节最著名的是体育活动那就是赛龙舟。

关于屈原有很多说法,在不同的地方对于赛龙舟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罗县,龙舟竟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在民间习俗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在这一天,古人还有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如今南方还係留着这一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和文化传统习俗,蕴含的东西都很广泛,是中国节日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好好享受端午难得的休息时光,平平安安的过节,高高兴兴的吃粽子吧!

发布于 2023-04-30 17:21:36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02
上一篇:网络用语上楼是什么意思(网络上楼的含义) 下一篇:捷豹suv全部车型报价及图片(捷豹suv上市价格和时间)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