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始作俑者(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登基时,顺应时势,封了七个异姓王,他们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韩信等七个实力派诸侯为异姓王。

韩信和彭越是不得不封的,毕竟人家的功劳摆在那里,英布、臧荼、韩王信、吴芮原来都是项羽的小弟,这些人也是需要安抚的。这其中,张敖是刘邦的女婿。

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却无时无刻不担心自己的皇位,首先让他如鲠在喉的就是各地的异姓王,这些人拥有兵将,实力不小。其次是部将,他们为了功劳大小而争斗不已,如果安抚不当,那么就会投奔异姓王,犯上作乱。

刘邦

刘邦真正担心的正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这三位大神都是楚汉时期比较能打的,刘邦这些年被项羽打出心理阴影来了,对于自己的军事能力实在不敢太自信。

所以刘邦最先下手收拾的是韩信。公元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向大臣们询问该如何处理,大部分人的意见是出兵讨伐。

但陈平却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擅长带兵打仗,公开讨伐我们很难取胜。不如以巡游云梦为借口,将各诸侯王召集到陈县(现在河南淮阳),然后抓他问罪。”

刘邦依计行事,果然抓住了韩信。韩信听到自己的罪状,不禁大声喊冤:“古人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果然不假。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早该除掉像我这样的人了。"

萧何

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刘邦只好释放韩信,将其降为淮阴侯,韩信对此非常不满,且怀恨在心。第二年,韩信让陈豨在外地反叛,当刘邦亲自率兵讨伐时,他则突然袭击了都城。事情败露后,吕后采用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进宫杀了,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没多久,除了长沙王吴芮,其他诸侯王也纷纷被消灭,接着就要安抚其他将领了。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看见众将领聚在一起,便问身边的张良:“这些人聚在一起干什么?”

张良说:“他们在计划谋反,因为他们担心皇上以后不会再封高官了。”

刘邦接着问道:“如何解决呢?”

张良反问道:“您最恨的人是谁?”

吕后

刘邦毫不犹豫地说:“雍齿!这家伙虽然立了很多功劳,但他太张狂,好几次我都想杀掉他。”

“那么皇上,您就封雍齿为侯吧!如果大家发现您最讨厌的雍齿都能受封,那么他们就不会着急了。”

刘邦一听有理,便立刻封雍齿为什邡侯,还当场命丞相和御史尽快拟出论功行赏的名单。如此一来,将领们的心果然都安定了。

对于丞相萧何,刘邦后来也产生了怀疑。

张良

刘邦远征英布前,曾多次派人到相国府问萧何:"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萧何闻言,便决定捐出财物,组织子弟兵。他的一个宾客见了,立刻阻止了他:“您这么做会遭受灭族之灾的!"

萧何大惊,向其追问原因,宾客解释道:“您当了宰相数十年,在这些年中,您时刻为百姓着想,很多百姓尊敬您甚于皇上,所以皇上对您的声望十分不安。这次东征早就准备完毕了,皇上却一再派人来咨询,其实并非有事相商,而是怕您乘机造反,您最好多买些田产,尽量表现得自私些,一旦您的声望受损,皇上才会对您放心。"

萧何依计行事,刘邦果然不再频频追问了。等到刘邦平定叛乱后回到长安,很多人上书告状,说萧何强行低价收买民宅田地。刘邦心里十分明白,于是对萧何说:“你身为丞相,应该多为百姓谋福利啊!"

韩信

萧何本来就是故意做给刘邦看的,听他这么一说,当即表示:“长安城土地稀少,但以前秦二世养兽狩猎的地方上林苑空地尚多,而且已经荒芜,不如将其开放。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刘邦闻言大怒:“你一定是收了商人的贿赂,借百姓之名为其牟利。"

接着将萧何关进大牢,并派人调查有无官商勾结。过了好几天,才有人询问刘邦:“丞相犯了什么大罪,皇上如此生气?"

刘邦回答道:“我听说李斯当宰相时,将善政归于皇帝,恶政则自己扛起来。如今萧何接受商人贿赂,让我开放皇家园林,完全是在讨好民众,对我不忠。"

大臣解释道:“只要对百姓有利,就应该尽量向皇上争取,这是宰相的职责,而且皇上一直御驾亲征,镇守关中的都是宰相。如果他真的有野心,这块土地早就不是皇上所有了,既然宰相对如此大利都没有兴趣,又怎么会收取商人的小利呢?更何况李斯的做法并不足以效仿,望皇上三思。"

陈平

刘邦一听有理,当日便派人赦免萧何。通过这次打击老功臣萧何,刘邦不仅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同时还增强了皇帝的威信。

在巩固皇权方面,刘邦也想了不少主意。由于春秋战国和秦末战争频繁,国君随

时更换,因此老百姓并没有忠君的观念,他们认为:“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种思想自然不利于皇权的巩固,于是刘邦便想通过尊重父亲,来教育大家遵循礼法,效忠君主。

刘邦将其父亲太公接到都城,每隔五天就去拜见一次,渐渐地,太公也习惯了,但他身边的人却觉得不合适,就劝道:“俗话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虽然皇上是您的儿子,但他是人主;您虽然是他的父亲,但同时也是臣子,让他拜见您这个大臣不合礼仪,也显不出皇帝的威严。”

太公听了觉得有理,于是等刘邦下一次来拜见时,他便提前出门迎接,不给刘邦行礼的机会。他说:“你是皇帝,贵为人主,不能因为我而破坏国家的礼法。"

最后刘邦决定:尊太公为“太上皇”,这样做不仅可以孝顺父亲,而且还维持了皇帝的尊严,一举两得。

,
发布于 2023-04-01 11:51:39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9
上一篇:酷冷至尊神光同步240水冷推荐(好复杂的散热器) 下一篇: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用辛勤劳动助力美好生活)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