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是一个位于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国家,虽然位置偏僻而形状奇特,但智利绝不是个贫弱的国家,它成功地跳出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南美洲发达的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个不一样的南美国家。
地理位置: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部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部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智利是世界上地形狭长的国家,南北长达4270公里,而东西平均宽度只有180公里。它位于热带雨林广布的南美洲,有着长长的海岸线,同时也拥有被称为“世界旱极”的阿塔卡马沙漠。其国土面积有756715平方公里。
截至2022年7月,智利人口约1925.2万人,人口在世界国家中排名第62位,在南美洲排名第六。其中,2022年智利人口密度是25.3人/km²,人口密度小,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尤其是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人口超过680万,达到685.7万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历史发展:
和美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一样,智利这片土地上的早期人类是印第安人,主要是阿劳干人、马普切人、火地人。16世纪,西班牙人来到了这里,智利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圣地亚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权,成立独立政府。智利独立后,国家的发展伴随着地主阶级、天主教会、农民阶级、英美资本、工人阶级等利益攸关方的争斗,逐渐形成了左翼、中立派和右翼三大派别。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混乱和军人独裁统治之后,1990年,智利的首位民选总统帕特里西奥.艾尔文在其就职演说中提出了一个让智利人民心动的口号“全民的智利”。智利走上了一个西方民主政体正常运作的时代。
经济基础:
智利是拉美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之一。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2021年智利GDP总量高达3171亿美元,人均GDP高达1.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1752元,比中国还高一点,在南美洲排名第二。
智利实行单一总统制,自1989年军人“**”以来,智政局保持稳定,政府更迭有序,经济政策和各个法律延续性十分稳固,社会治安排在拉美国家前列。另外有研究智利的学者认为,较彻底的市场化政策,是智利成功地摆脱拉美中等收入陷阱魔咒重要原因之一。
智利是“铜矿王国”,铜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产铜和出口铜多的国家。铜矿产量占全球50%,智利还是世界上生产天然硝石的国家,而且储量丰富,硝石矿带长750多公里,宽25~30公里,硝石是提炼氮、钾、钠、硫等肥料及碘元素的天然原料,也是军事工业必不可少的原料。
智利也是世界锂矿大国,已探明锂矿储量占世界17.8%,产量也仅次于澳大利亚,世界第二。智利还有铁、煤、铅、锌、锰、水银和石油等矿藏。铁矿石品位很高,仅次于澳大利亚。
因为特殊的国家形态,因为智利跨越38个纬度的海域,广布着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个漫长而狭窄的国家拥有4,300公里的海岸线和种类繁多的海产市场。智利的海鲜出口业在南美也相当发达。智利的渔业和海洋产业非常成功,生产一些优质的海鲜,智利的鱼类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
智利农业发展也非常不错,从1966年开始实施“全国果木栽培计划”,经过55年的发展,水果和蔬菜占到农产品总出口量的70%以上,水果出口数量占到全世界的14%,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果生产大国。根据智利水果出口联合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2月初,新鲜水果出口同比增长8.9%,其中车厘子占水果总量的41.3%,蓝莓占11.6%。
地缘政治:
因为特殊的国家形态也造就了智利特殊的地缘政治,尤其是在19世纪的南美太平洋战争中,智利以一敌二,胖揍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大邻国。夺取了世界大的硝石产地不说,还把玻利维亚打成了一个内陆国。
险峻的安第斯山脉分割了智利与阿根廷,切断几个山口,便可基本断绝两国陆上联系。而在安第斯山与西岸的海岸山脉之间,错落分布着数个丰饶的河谷,物产丰盈,足以支持一个政权生存,因为智利与阿根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相安无事。
只是随着再向南部扩展,智利与阿根廷的领土冲突逐渐凸显,进入了白热化。特别是在麦哲伦海峡这个航路关口的争夺,差点引发两个国家的战争。1881年,智利与阿根廷通过边境协定确立了大致的领土分界,避免了两个国家走向全面战争。
未来发展
多年来,在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下,智利一直被视为拉美稳定、繁荣的经济体之一。然而,在新自由主义模式带来的经济发展背后,养老、医、教育等基本社会保障领域的私有化和市场化造成一系列社会治理顽疾,阶级固化与分配不均日益严重。智利社会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好在,智利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现在仍是南美发达的经济体,总的来说,一个国家人口密度不要过大、政局稳定,人民勤劳肯干,发展几个优势产业,一般都能过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