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恢复时间是哪一年(1977年邓公提出恢复高考)
1977年对于我国亿万学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改变了一代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恢复高考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育学者们的推诿,教育部的不作为,让邓小平异常愤怒,在这种关键时刻,邓小平又作出了表态,从而解决了高考恢复。
1977年对于我国亿万学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改变了一代甚至是几代人的命运,报上名的学生高唱着共产党万岁,兴奋的讨论着要考哪个大学,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父母,而没报上名的学生却犹如霜打的茄子,闷闷不乐。
高考的重新恢复是对个人命运的改变,也是一个时代的拐点,我们迎来了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春天,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邓小平同志的带领,是他不顾一切反对的声音坚持恢复高考。
1977年8月4日,在教育工作座谈会议上,邓小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是邓小平为了国家教育而做出的重要性决策,可在招生会议上就有不同的人提出反对的声音,他们各有各的观点,最终导致会议不欢而散。
恢复高考对于想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可是对于那些有着老思想的教育者们来说,恢复高考不符合以阶级斗争为钢的原则,是翻案。
1977年8月12日到18日,中共十一大在北京举行,这一次会议表明历时11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了建设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座谈会和十一大召开的时间重合在一起,因此许多教育学者们都在讨论应该有怎样的招生制度,要不要废除群众推荐和恢复高考,而恢复高考的关键问题就在“两个估计”上。
会议上的人员争议不休,从仲夏到中秋,会议一拖再拖,总是议而不决,而因为犹豫不决还流传出这样的一则诗句:招生会议两度开,众说纷纭难编排,虽说东风强有力,玉(育)门紧闭吹不开。
恢复高考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育学者们的推诿,教育部的不作为,让邓小平异常愤怒,在这种关键时刻,邓小平又作出了表态。
邓小平的话慷锵有力,掷地有声,教育部负责人向出席招生会议的代表做出了传达, 许多代表连夜打电话、拍电报或者写信,把邓小平的谈话精神传遍四面八方。
招生问题是恢复高考的又一重要问题,有人认为应该扩大招生范围,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城乡知识青年,都应纳入招生范围,有效解决生源质量问题,对此直接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如果那些已经扎根农村的知识青年考上大学,再不回农村怎么办?这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的后果不可想象。
众口难调,想要恢复高考就注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面对众人的唇枪舌战,邓小平解散会议,却独自一人去见了部队的士兵,士兵的话更加坚定了其恢复高考的决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重大的决策都是有利有弊,恢复高考可以提高大学新生质量,尽快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更能够扭转“四人帮”所说的读书无用论的社会风气,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可同样的这也牵涉到千万万户的利益,更关乎知青的政策,一个搞不好,好事变坏事,
邓小平认为恢复高考,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拥有将近2000万的知识青年,他们不是拖累,而是财富,要允许他们参加这次高考,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讲究的就是社会公平。
最后一次招生会议上,教育部制定的是:“自愿报名、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十六字方针,邓小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单位同意”去掉,不能因为单位的原因让优秀的知识青年无法参加考试,更是提出年龄放宽、是否结婚都不能影响学生高考,要彻底改变知识青年的命运。
在邓小平的心里,他们是制定政策的人,不能因为政策的原因而耽误了优秀人才,否则他们会愧为领导。
10月3日,邓小平把《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送到了华国锋的手里,10月5日,华国锋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12日,国务院转发了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的工作意见,规定从1977年开始,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考场,那一年,大专院校录取学生27.3万人,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1977年冬天和1978年夏天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更改变了无数知识青年的命运。
这所有的一切离不开邓小平的坚持,是他一次次在会议上修改招生制度,深入群众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制定出最为公平的招生制度,是他的坚持让无数贫困青年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不用顾虑单位,不用担心政审,只需要自己好好学习,哪怕以前有不对的行为,只要更改都能参加高考,恢复高考是最为正确的决定,是改变历史性的一项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