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除和除以的区别讲解)
教育是每个小家庭的头等大事,发展教育事业也是对全体国民个人素质的保证,关乎着祖国的未来。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去年学生还能上补课班呢,今年补课班就都被关停了,家长为此烦恼了好一阵,补课班没了家
教育是每个小家庭的头等大事,发展教育事业也是对全体国民个人素质的保证,关乎着祖国的未来。
教育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去年学生还能上补课班呢,今年补课班就都被关停了,家长为此烦恼了好一阵,补课班没了家长就要担起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的责任,很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
都说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可能会纳闷,家长的文化水平辅导小学生的功课应该绰绰有余吧,这些不爱给孩子辅导作业的家长是不是太没耐心了。
这可真是冤枉家长了,小学生的题是不难,可出题方式早就跟以前不一样了,算数家长会,审题家长却不一定能审对,有的数学题都变成文字游戏了。
1、儿子数学题被判错,名校毕业的家长怒了,找老师讨说法却被回怼
厦门市一位家长在给孩子辅导功课的时候,发现儿子的一道数学题被老师判错了,原题是“10加15除5,商是多少?”儿子算出的答案是13,却被老师打上了叉。
这位家长是名校毕业,自认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辅导小学的数学题还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她检查了几遍还是觉得孩子做得没错,看着老师希望孩子仔细点的评语,家长决定找老师理论。
家长认为错就是错对就是错,不能给孩子造成误导,也不能因为老师的失误而影响孩子的学子自信,于是家长给老师发了消息,没想到等来的是老师的责备。
老师回复:孩子马虎家长也马虎,请仔细审题!讨说法不成反被回怼,家长顿时怒了,但是素养让她克制情绪没有跟老师发飙,家长将这道题发到网上让大家评评理。
极个别的网友认为是这位家长水平低还胡搅蛮缠,而大部分网友观点都很一致,认为是这道题出的本身就有问题,不能怪孩子答错。
2、数学题成了文字游戏?家长质疑出题不严谨
小学生做这道题的逻辑就是先做除法再做加法,得出来的结果就是13,可是仔细审题能发现这道题问的是“商是”多少,那就表示最后一步必须是除法,但关键是这套题还有一个坑就在“除”上。
除和除以是不同的意思,算出来的结果也就不一样,网友经过一番分析后得出结论,如果按照老师的说法数学应该严谨,那这道题的出题本身就是错的,又凭什么要求学生答对呢。
这简简单单的一道小学五年级数学题,却有两个陷阱,一个是除一个是商,乍一看坑在“除”,需要正确理解除和除以的区别。
但是再一看,坑在问句“商是多少”,意思是最后一步才是求商,所以又成了先加,然后5除以25。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正确算式是5/(10+15)的话,这个算式应该读作“5除以10加15的和”或者“10加15的和除5”,题中给的“汉语读法”并不正确。
前后自相矛盾,导致没有正确答案,所以说这个题出就有毛病,家长质疑老师出这样的数学题真的有意义吗,这分明是在玩文字游戏,小学生能把数学学好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得猜老师的心思来答题。
3、小学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学生要留意不要掉进陷阱
这样的数学题并不是个例,有的小学数学题乍一看很简单,实际上却暗藏陷阱,玩玩绕绕得好像脑筋急转弯一样,家长小时候哪做过这么灵活的数学题,所以现在辅导小学生功课也没那么简单了,家长也必须动脑筋。
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设置这么多陷阱已经脱离了数学学习的本质,难为学生不应该是出题的目的,学生做题是为了理解和应用,搞一些文字游戏完全是在误人子弟。
以上这道题的水平确实叫人不敢恭维,主要是前后自相矛盾,出题人就不够严谨,但除和除以、求商和求和这样的细节确实是需要学生注意的,这是数学当中本就存在的概念,仔细审题就能避坑,算不上是文字游戏。
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估计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论是数学还是其他科目出题都更加灵活了,这将成为一个趋势,学生的思维也要灵活,不要形成模式化了。
4、除和除以的区别讲解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中,对被乘数、乘数已经没有作区别了,被乘数和乘数都统称为“乘数”了,乘数×乘数=积。我们小时候数学课学的是:被乘数×乘数=积,被乘数必须写在算式的前面,被乘数的单位作为积的单位。比如:一支钢笔5元钱,6支钢笔多少元钱?算式的顺序只能这样列:5×6=30(元)如果写成了6×5=30(元)老师是会给我们打错的。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中5×6=30(元)或6×5=30(元)都算对。
可是,除和除以还是有区别的,这一点没有变,我就好奇了,既然被乘数和乘数的区别可以消灭,那除以和除的区别为什么不能消灭呢?比如,把36÷6说成36除以6或者说成36除6又有什么不可呢?其实也是可以的,改了就习惯了。我之前在辅导孩子做乘法作业的时候,很不习惯将被乘数和乘数颠倒乱用,现在习惯了也还好。所以,我建议在数学课本中将除以和除的意思等同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也就是说36÷6既可以称之为“36除以6”也可以称之为“36除6”,有什么不可呢?
难道故意将36÷6说成是“6除36”有意义吗?这样就显得有知识有学问吗?还记得1978年我在上初一的时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25除100等于(),我填的答案是1/4。结果被扣了分。讲卷的时候老师说除和除以是有区别的,25除100就是100÷25的意思,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样来给“除”和“除以”的解释定位完全没有必要。同理:36-6是不是也要说成“6减36”或“36减以6”才行呢?
原来,老师给学生的家庭作业题目是:6加6除3等于多少?还特别强调家长们一定要亲陪完成,并在晚上9点之前按作业链接要求提交,老师在当天晚上9点半用文字直播点评。
原本沉静的家长微信群一下子讨论得挺热闹了。有的家长说,我家小孩子算得8,我也同意。就是6+6÷3=8;有的家长说,我是这样辅导孩子的,(6+6)÷3=4;也有的家长说,6.5才正确,孩子坚持这个答案,但我拿不准。孩子说她是这样计算的:6+3÷6=6.5。还有的家长说,我3年级的娃说是0.25,算法是3÷(6+6)=0.25。更有家长和孩子一致认为,得9才合理。于是,有家长说,你上学那会打酱油就算了,除和除以是有区别的,谁是除数谁是被除数要搞清楚,莫把孩子带偏了;
也有的家长说,这纯脆是在玩文字游戏呢,数学有这么难吗?于是有家长奉劝道:你语文没学好就算了,别误导孩子的思维。
其中一个有本科学历的家长说,不简单呀,老师这是在给我们的孩子搞拓展训练呢,培优智力训练家长们不可缺席哦。
晚上9点半老师终于出场点评了。老师说,正确答案当然是6.5了。算出正确答案的人是一个非常细心谨慎的人。而算出答案是4的人,是一个现在不会思考、只会顺着做事的人。
答案是0.25的是一个爱多想但又不聪明、自以为是的人,题目并没有说明有括号。答案是8的人就完全是一个非常不细心的人,有点小聪明,可没用对地方。
答案等于9的人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非常棒,虽然不是正确答案,但他的思路和常人不一样,他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各位家长,你们各自对应自家孩子的惰况,再加鼓励和对症辅,亲陪教育永远在路上哦!
原来,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包含了老师那么多的良苦用心。既培养了孩子耐心细致的阅读、理解思辨能力,拓展孩子们敢于打破定势思维的能力,又间接地引导家长们必须认真当好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并懂得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路上亲陪不可缺席的必要性。
小李是一位小学生的家长,最近发生了一件让他哭笑不得的事情。原来是晚上给孩子检查试卷的时候小李发现,有一道题目孩子的答案明明写对了,但是老师依旧给判错了。小李赶紧问孩子这道题目是怎么回事,但是孩子表示老师还没有讲。
于是在第二天,怒气冲冲地去了学校质问老师,但是没想倒还没有说几句,就被老师的回答“打了脸”。老师很严肃地和小李说,“这位家长,请问你到底有没有审题。”原来这道题目问的是“9加9除3等于多少?”
5、数学里面除和除以的区别?
除和除以的区别是除数和被除数在等式里面的位置不同。除以,意思是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后面的数是除数。但是如果用“除”来表达,那么就意味着前面的数是除数,后面的数是被除数。
也就是说这道题目并不是9+9÷3,而是9+3÷9。看到这样的解释,小李顿时觉得被“打脸”了,还为自己的冲动给老师道了歉。但是回家之后却越想越觉得哭笑不得,怎么现在的小学数学题目都变成了“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