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靠什么赢得第一桶金(李嘉诚第一桶金怎么来的)

导 言

60年代香港工业腾飞,这一时期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纺织制衣、钟表、玩具、假发、塑料花等轻工业。70年代以后香港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地产、金融成了香港的主要支柱产业。

李嘉诚挣的第一桶金就是60年代做塑料花,70年代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在8年利润增长了30倍。所谓英雄,就是看到了,并顺应了当时那个时势。

无论个人抑或企业跨境投资,要么直接把香港作为出境投资的桥头堡,或者直接就拿香港作为跨境投资总部了,香港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呢,

Amy姐打算花一大把时间,对香港的历史 政治 经济 法规来个系统的梳理,争取做一个香港系列。今天是香港系列之1,一起看香港早期的证券市场和经济脉络

60年代,整个香港工业起飞

虽然1914年就有香港交易所,但当时的股票少有人问津,证券市场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50年代之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50年代初期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中国实行禁运,商人们只能转型发展工业。由于香港大量廉价的劳工,香港顺利的由转口贸易转型为加工贸易。

60年代,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制衣、钟表、玩具、假发、塑料花等的出口地。旅游业亦享有盛名,有“购物天堂”之称。就业情况良好,失业率几乎接近零。

香港纺织制衣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解放前上海商人李镇之。解放前,李镇之从英国订购了大批机器,预备在上海经营。遇上战争,外汇收紧,这批机器滞留在香港。

解放后大批上海纺织商人来到香港,便在九龙青山道一带建立香港纱厂、九龙纱厂、南海纱厂、南洋纱厂、南丰纱厂等,用美国进口的棉花纺成棉纱,再用棉纱织成胚布,再染印成床单、窗帘等制成品,出口海外,为工人带来就业机会。本地商人亦模仿上海商人,从事规模较小的纺织及制衣工业。

我们熟知的恒生指数是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数日,它包含30只成分股。这30只成分股里面,就有南洋纱厂、南海纱厂2只股票,可见当时纺织制衣行业在香港的地位。

可能鲜有人知道,李嘉诚在1950年,创立了他人生的第一家公司,这个公司就叫长江塑胶厂,主要的产品为塑胶玩具和塑胶日用品。而真正让李嘉诚赚到第一桶金的就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塑料花。塑料玩具、塑料花,包括那个叫长江的公司,奠定了李嘉诚商业帝国的基础。

大家都说李嘉诚商业做得好,英雄造时势,但大家没有看到的是香港产业兴替的滔滔大势。所谓英雄,无非是看到了,并顺应了当时那个时势。

1962年至1973年,香港的GDP,每年以9.4%复合增长。香港1962年的GDP为86亿港元,到了1973年已经达到410亿港元。

70年代是香港的金融、地产大扩张时期

60年代,香港股市基本上与经济发展脱了节。1964年7月成立的恒指为100点,1965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1966年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恒指连续三年下跌,至1967年最低的58点。香港六十年代上市股票只有数十只,经纪数目亦只有几十人,成交十分稀疏。

70年代香港股票开始普及化,1969年12月远东交易所成立;金银交易所成立于1971年;九龙交易所于1972年。4所成立后增加了很多会员,亦增加普罗市民的参与。1969年,尖沙嘴喜来登酒店地皮由美国商人投得,香港人信心逐步得到恢复。股市的表现也节节上升,恒生指数由1969年初的107点上升至1973年3月最高的1,775点。1971年至1973年期间有很多新股上市,包括:长实、新世界地产、新鸿基地产等。

地产

这一时期地产业开始作为新兴产业登上历史舞台。地产业为什么能进入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移民涌入,令房屋供不应求。

一句话,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70年代的地产的发展方向是建造大型住宅屋邨。领导这潮流的是60年代兴建的美孚新邨(由美孚石油公司将油库重建),后来置地将牛奶公司的牧场重建成为置富花园,这种大型屋邨的设计陆续在其他地区出现。

和记洋行与黄埔船坞合并后,将船坞移往青衣,再将红確地皮发展成今天的黄埔花园。太古将鲗鱼涌的船坞地皮变成太古城,香港电灯搬到南丫岛后,北角地皮便发展成为城市花园。后来地下铁路的兴建,九铁电气化,大幅改善交通环境,以往没法到达的地方,也可建立大型屋苑。

1964年恒生指数30个成分股里面,地产股只有香港置地一个。而到1979年底,恒生指数成分股,地产股增加到5只,除了置地外,还有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新鸿基地产、大昌地产。

以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为例,1973年,公司上市次年的净利润为4370万港币,而到了1981年净利润已经达到13.85亿,8年增长了30倍。

金融

70年代地产业的发展也带旺了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的发展。70年代的银行业有两个趋势:

一个趋势是以恒生银行为代表,主要业务是支持本地的房地产业发展。恒生银行在60年代就开始贷款业务,主要贷款对象是地产商,包括现时的大地产商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恒隆及新世界等。

当年恒生银行主席何善衡,与新鸿基主席郭得胜,恒基的李兆基,恒隆的陈增禧及新世界的郑裕彤,相识于微时,由于恒生尽力支持他们发展,所以建立了深厚的渊源。

恒生银行的主要收入多数依赖地产的按揭贷款。恒生银行是1972年上市,上市当年就入选恒生指数。这也是整个恒生指数70年代唯一增加的银行股。

第二个趋势是以英资、美资、日资及欧资为代表的外资银行,他们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利用香港离岸避税的便利,一方面吸收中东的石油美元,日本的日元存款,一方面向东亚、东南亚做国际贷款。

1976年底香港总共有74家银行,其中50家为外国人拥有。1970-1977年香港银行业对外负债由22亿增长到368亿,增长了16.7倍,意味着香港银行在香港以外的地区吸收存款。对外资产方面由74亿增长到529亿,增长了7倍,1970年对外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4.2%,到1977年却猛增到33.8%,国际贷款业务成了这些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70年代香港证券行业发展迅速。1970年证券交易金额仅为60亿,到了1980年整个交易金额已经达到956亿,增长了16倍。70年代是香港证券业平民化的年代。60-70年代,投资银行业务例如收购、合并和IPO,主要是由英资券商提供,本地也有怡富、获多利及宝源等几家投行。后来有更多英资投资银行如罗富财(Rothschild)、霸菱(Baring)相继加入竞争,提供相关服务。

70年代基本上是英资投行独领风骚的时期。

我们看70年代末恒生指数的构成,相对于60年代末,最大的变化是一些轻工业股,例如南海纱厂、南洋纱厂、联合企业退出指数,一些低值消费品例如牛奶公司、生力啤酒也退出指数。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地产行业、金融行业和航运业。地产行业新增了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新鸿基地产、大昌地产等4家公司,金融业增加了恒生银行,航运业增加了东方海外、华光航业等2家公司。

恒生指数成分股的交替叠兴,背后是香港60年代的工业化向70年代的城市化转变的一大波消费升级浪潮。

结 论

回看香港的早期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部分:

50年代朝鲜战争之前,香港以转口贸易为经济支柱,贸易、港口物流、仓储、酒店是其主要经济支柱。这个时候香港的证券市场还未发育。

朝鲜战争到60年代是香港工业腾飞的时期,这一时期香港成功地将转口贸易转型为加工贸易,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纺织制衣、钟表、玩具、假发、塑料花等轻工业。这时候香港的证券市场还属于小众市场。

70年代以后香港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地产、金融成了香港的主要支柱产业。香港的证券市场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罗民众参与的市场。

End

发布于 2022-07-14 23:07:28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16
上一篇:德勤审计北京哪个组最好(德勤被举报违规审计内部举报事件) 下一篇:2021年台风命名(2021年18号台风最新动态17号台风)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