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怎么治疗最有效
治痛风比较快的方法有口服止痛药、糖皮质激素、降尿酸药物等。
1.口服止痛药物:目前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塞来昔布、帕瑞昔布、依托考昔等。其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但容易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包括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等。
2.糖皮质激素:同样发挥其抗炎镇痛的效果,口服泼尼松效果不显时可以静脉输注激素,控制痛风症状较快,一般三天左右疼痛能够明显缓解,但同样存在消化道功能障碍的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引起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
3.降尿酸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别嘌呤醇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尿酸药物。需要注意的时,秋水仙碱的有效剂量与致毒剂量相近,临床上需要谨慎使用。
痛风患者的具体药物选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痛风怎么治好
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
1.药物治疗。
(1)急性痛风关节炎的治疗: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小剂量秋水仙碱可有效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的发作。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依托考昔等,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的症状。糖皮质激素常用于NSAIDs、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禁忌患者。
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的处理: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频繁发作,有慢性痛风关节炎或痛风石的病人,应行降尿酸治疗。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呤、非布司他)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药物的使用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饮食控制:痛风患者应减少高嘌呤饮食的摄入及限制饮酒,多吃碱性食物和新鲜蔬菜。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检查及治疗。
痛风怎么治疗最有效的方法?
治疗痛风一般有以下方法:首先,低嘌呤饮食。比如芹菜、苹果、牛奶和鸡蛋等。不吃动物内脏,海鲜。不喝啤酒、白酒以及老火汤和高糖饮料。其次,服用抗炎止痛药。比如埃托昔布、布洛芬和沃塔林,可用于抗炎镇痛治疗。此外,外科治疗。痛风结石较大且不能通过药物治疗溶解,还有关节畸形。此时,关节畸形应通过手术矫正,痛风结石通过手术清除。
痛风怎么治疗最好
痛风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外界因素所导致。主要是指尿酸的来源方面,而尿酸的来源主要是在于饮食上,因此说,痛风患者的饮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个治疗的重点方面,除此之外,建议每天多喝水,戒酒。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过度劳累,就会引起痛风。痛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采取措施治疗。那么,治痛风有什么最佳治疗方法,哪6个方法有效治疗痛风病呢,痛风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服用药物治疗痛风疾病对痛风疾病的治疗非常有益。如果痛风患者患有痛风性关节炎,那么患者也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进行疾病治疗。患者可在急性期选择一些抗炎和镇痛药物,或者在缓解期内选择降尿酸药物。治疗时,具体情况应根据痛风病患者是否有肾结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特定用药。
六种治疗痛风的方法。
1,注意饮食,痛风的人不要营养过剩,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体态,减轻关节负担。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坚持运动半个小时,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3,药物治疗。一些较为严重的痛风关节炎,可以选择药物来治疗。
4,多吃碱性食物,如蔬菜,土豆,水果等,可以降低血液和尿液的酸度。
5,避免饮酒。
6,避免吃辛辣食物,辣椒,咖喱,胡椒,胡椒,芥末,生姜等香料可以激发自主神经,诱发痛风发作,应尽可能少吃
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痛风分布在世界各地,受种族、饮食、饮酒、职业、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影响。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痛风缺乏病因治疗,不能根治[4]。
治疗痛风目的:
①迅速控制急性发作;
②预防复发;
③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
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
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
(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非甾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一线用药。非选择性非甾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必要时可加用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胃肠道反应较少,但应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一般首次剂量1 mg,1小时后予0.5 mg,12小时后根据需要可给予0.5mg,每日三次。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低剂量(如0.5 mg,每日2次)对部分患者有效,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但起效较慢,因此在开始用药第1天,可合用非甾类抗炎药。
(3)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药物全身反应,但应除外合并感染。对于多关节或严重急性发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20~30 mg/d。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抗炎药。
3.间歇期和慢性期
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使用降尿酸药指征包括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或受累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并发尿酸性肾石病等。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mg/dl,以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单钠尿酸盐晶体。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在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身维持。仅在单一药物疗效不好、血尿酸明显升高、痛风石大量形成时可合用2类降尿酸。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类抗炎药至少1个月,以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者,可选用促尿酸排泄药,而肾功能减退或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应选择抑制尿酸合成药[5]。
(1)抑制尿酸生成药: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目前我国这类药仅有别嘌醇(allopurinol)一种。初始剂量100 mg/d,以后每2~4周增加100 mg,直至100~200 mg,每日3次(每日剂量在300 mg以内,也可每日1次服用)。每2周检测血尿酸和24小时尿尿酸水平,如仍高可加量,但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d。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药物热、肝酶升高和骨髓抑制等,应予监测。大约5%患者不能耐受。偶有严重的超敏反应综合征,表现为高热、嗜酸细胞增高,毒性上皮坏死及剥脱性皮炎、进行性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肾功能不全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减量使用。部分患者在长期用药后产生耐药性,使疗效降低。
(2)促尿酸排泄药: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主要用于肾功能正常,尿酸排泄减少型。对于24小时尿尿酸排泄3.57mmol或已有尿酸性结石者、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不宜使用。在用药期间,特别是开始用药数周内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①丙磺舒(probenecid):初始剂量0.25 g,每日2次,渐增至0.5 g,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2 g;②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初始剂量50 mg,每日2次,渐增至100 mg,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600 mg/d;③苯溴马隆(benzbromarone):初始剂量25 mg/d,渐增至50~100 mg,每日1次,根据尿酸水平调节至维持剂量,并长期用药。本品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但血肌酐20 ml/min时无效。不良反应较少,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肾绞痛、粒细胞减少等,罕见严重的肝毒性作用。
(3)新型降尿酸药:国外一些新型降尿酸药物已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后期的临床观察。1)奥昔嘌醇(oxypurin01):本品是别嘌醇氧化的活性代谢产物,其药物作用和疗效与别嘌醇相似,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用于部分对别嘌醇过敏的患者,然而二者之间仍存在30%左右的交叉过敏反应。2)非布索坦(febuxostat):一种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属于抑制尿酸生成药,疗效优于别嘌醇。适用于别嘌醇过敏者。此外由于本品同时在肝脏代谢和肾脏清除,不完全依赖肾脏排泄,因此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异常,其他有腹泻、头痛、肌肉骨骼系统症状等,大多为一过性轻中度反应。3)尿酸酶(uricase):人类缺少尿酸酶,无法将尿酸进一步氧化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等排出体外。生物合成的尿酸氧化酶主要有:①重组黄曲霉菌尿酸氧化酶(rasburicase);②聚乙二醇化重组尿酸氧化酶(PEG-uricase )。二者均有快速、强力降低血尿酸疗效,主要用于重度高尿酸血症、难治性痛风,特别是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
(4)碱性药物:尿中的尿酸存在游离尿酸和尿酸盐2种形式,作为弱有机酸,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利于肾脏排泄,减少尿酸沉积造成的肾脏损害。痛风患者的尿pH值往往低于健康人,故在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应碱化尿液,特别是在开始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尿pH值,使之保持在6.5左右。同时保持尿量,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相关肾脏病变的必要措施。①碳酸氢钠片:口服每次0.5~2.0 g,每日3次。由于本品在胃中产生二氧化碳,增加胃内压,常见嗳气和腹胀等不良反应,也可加重胃溃疡,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碱血症及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肿,肾功能不全者慎用。②枸橼酸钾钠合剂:Shohl溶液(枸橼酸钾140 g,枸橼酸钠98 g,加蒸馏水至1000 m1),每次10~30 ml,每日3次。使用时应监测血钾浓度,避免发生高钾血症。此外也可选用枸橼酸钾钠颗粒剂、片剂等。
4.肾脏病变的治疗
痛风相关的肾脏病变均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应选用别嘌醇,同时均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慢性尿酸盐肾病如需利尿时,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及呋塞米等,其他处理同慢性肾炎。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经过合理的降尿酸治疗,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行体外冲击碎石、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取石。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急危重症,迅速有效地降低急骤升高的血尿酸,除别嘌醇外,也可使用尿酸酶,其他处理同急性肾功能衰竭。
痛风的疾病护理:
1. 低嘌呤饮食,控制蛋白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碱性食物,碱化尿液,避免酒精饮料。常见食物含嘌呤情况:
(1)含极大量嘌呤的食物:羊心、胰、浓缩肉汁、肉脯、鲱鱼、沙丁鱼和酵母等;
(2)含大量嘌呤的食物:鹅肉、牛肉、肝、肾、扇贝肉、鸽肉、野鸡、大马哈鱼、凤尾鱼、鲑鱼和鲭鱼等;
(3)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荤食:鸡肉、鸭肉、猪肉、火腿、牛排、兔肉、脑、内脏(胃和肠)、牡蛎肉、虾和大比目鱼,及酸苹果、菜豆(肾形豆)、小扁豆、蘑菇或菌类食品、豆制品、青豆、豌豆、菠菜和花生等;
(4)低嘌呤食物:茶、咖啡、果汁、汽水等饮料,玉米粥、面条、空心面、面包等谷类,除以上提到的含中等量嘌呤蔬菜以外的各种蔬菜水果及坚果,蛋类、乳制品、奶油制品、黄油、巧克力等。
2.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及剧烈运动、损伤。
3.减轻体重。
看了痛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的人还看:
1. 民间痛风的治疗方法
2. 老年人痛风的治疗方法
3. 车前草治疗痛风方法
4. 老人脚痛风治疗方法
5. 脚痛风怎么办
相关文章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