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合法用工怎么维权(不合法工作)

2023-03-08 21:39:21 13
卡卡

违反劳动法怎么投诉

违反劳动法一般都是个人与企业之间的纠纷。投诉单位违反劳动法如下:

一、如何举报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举报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方法有以下:

(1)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有关劳动行政部门部门会进行及时的调查、核实以及敦促企业改正;

(2)劳动者可以请求当地或相关工会的帮助,工会应当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和企业进行监督,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用人单位纠正;

(3)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或违反法定或约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

2、支付的工资违约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未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4、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不支付或拖延劳动者工资。

在用人单位工作半年,未签订合同,如何维权?

在用人单位工作半年,未签订合同,如何维权?

劳动案件完全可以自己处理,一样能胜诉,且劳动仲裁完全免费,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解决问题有所帮助,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大家可以HI我!

1、因为单位违法在先,你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随时走人,并要求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前提是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影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档案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档案,有一个足以证明劳动关系)

3、申请劳动仲裁很简单:携带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影印件、相关证据、工商注册资讯,然后去当地仲裁委申请立案就可以!立案后,你去找新工作,不耽误什么!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和单位未签订合同,也未领取过工资,如何维权

1、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经济补偿金、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2、劳动争议,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列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影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或老板签字的的书面材料等;

3、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影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讯或营业执照影印件(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资讯)!立案后,开庭,然后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

4、如果请专业人士指点,劳动案件完全可以自己处理,一样能胜诉,且劳动仲裁委不收费。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你去新单位工作!

5、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条、《劳动合同法》第10、46、47、82条!

与非法用人单位签订合同。该如何解除

你签订这个合同本来就不是建立在法律之上,没有什么法律效力,何谈解除?直接走人.

职工工作超过半年,未签订合同如何赔偿

公司应支付双倍工资

工作半年,签订合同,公司裁员该如何赔偿

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支付一个月补偿金

已经工作半年,再支付半个月补偿金

共一个半月补偿金

在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合同时离开有权利不签订竞业限制吗

竞业限制是一种双方协议,需要合同双方达成合意方可达成,一般会出现在劳动合同里面,往往是事前约定。既然事前未约定,你有权拒绝签订竞业限制。

本人因工受伤,造成9级伤残,未签订合同,应如何向用人单位索赔?

1、虽然你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你们之间已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因为你是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所以是工伤。你可以按照下列顺序去做:

1)向当地的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 2)工伤认定后向劳动局内设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劳动能力的鉴定。3)工伤的伤残等级确定后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4)如果你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所作出的仲裁裁决,裁决作出的15天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在这一过程中,你必须提供两个事实的证据:一你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二你是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伤害。证明第一个事实的证据比如工资单、工作牌,工友的证词等。证明第二个事实的证据如在场工友的证词等。

另外,你的情况,你可以向当地的工会反映,他们有帮助你的义务。

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现在放弃怎么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后,且合同依法成立,那么双方当事人 任何一方如果想解除合同

需要依约或者依法解除合同,否则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现在劳动者不想到用人单位上班,

那么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试用期,劳动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而不必承担违约责任

如果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试用期,那么劳动者需要提起30天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所以,如果劳动者想不受合同约束 需要依照上述劳动合同法36、37条的规定解除合同

您见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吗?员工怎么才能依法维权?仲裁了吗?

【汪Sir观点】 社会 上的确存在一些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而大部分员工因为对法律的不了解,以及出于保住饭碗的顾虑,或者希望在行业内留下一个好口碑,通常是不会去撕破脸皮。当有一天真的想维权的时候,很多人发现自己拿不出有力证据,或者不知道要收集什么证据。作为一名HR,我虽然没有维权过,但是遇见过不少相关案例。下面我从在岗与离职两个方面,挑选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解决之道。

1.加班费

加班是工作中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是我们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在加班时,自己的权益已经被剥削了。常见的有延长正常上班时间不给加班费和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

a.延长正常上班时间不给加班费

这条规定说明了,如果我们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或者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4小时,多出部分即可算为加班时间。有些小公司仗着员工不懂法律,将上班时间延长,还和员工约定,超过规定下班时间才能算加班,这是违法的。

举个例子:小张在某商场上班,单休,工作时间为8:30至20:30,中间午休两小时,实际工作时间为10小时。依法多出的两个小时应该属于加班时间,而非正常上班时间。

【收集相关证据】 打卡记录,公司针对上下班时间规定的文件等等。

b.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

这条规定说明了,合法的加班工资标准。分别为平时加班,按时薪的1.5倍支付,休息日加班,按日薪的2倍支付,法定休假日(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等)按日薪的3倍支付。

举个例子:我有位朋友小彭,碰到法定休假日就想加班,因为那个时候加班事情少,还给多倍工资。以国庆节为例,前三天为法定休假日,后四天为休息日,小彭的日薪为200元,正常上七天班工资为1400元,而在国庆节加班,收入为200×3×3+200×2×4=3400元。别人国庆忙着花钱挤景区,而我这位朋友选择工作挣加班费。

【收集相关证据】 单位出的加班通知,申请加班时有效权限人的签字(有效权限人指公司制度里规定的,有权批准加班的人。),公司制度里的加班费计算方法,列明加班费的工资条,以及打卡记录等等。

2.带薪年休假

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出国 旅游 ,上班族通常都会利用年休给自己放一个大假,到国外走走,散散心,见见异域风情。这本是劳动者应用的权益,但是很多人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往往给一些不合法的企业钻了空子。

a.年休如何计算

举个例子:老陈在某企业工作了11年,今年跳槽去了新单位,他的带薪年休假依法不用重新计算,今年应该按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有10天的带薪年休假。

【收集相关证据】 收集公司年休相关制度

b.当年未休完的年休假怎么办

简单的解释就是因为工作原因,当年无法休假,公司又不允许延期使用,应该按日薪的3倍折算成报酬支付给员工。通常一些小公司会直接宣布年休逾期,作废处理,这个时候一定要想起这条条例。

举个例子:小李的日薪为200元,年休剩余3天,到了年底,公司应该额外支付小李年休工资200×2×3=1200元。为什么不是3倍工资,而是两倍工资呢?因为还有一倍的工资,已经按正常的工资发放了。简单点理解就是当年的12月29-31日三天为年休假,但是因为工作原因,要小李上班,所以小李有这三天的正常工资,再加2倍的年休假工资,加起来就是三倍工资了。

【收集相关证据】 公司制度里针对年休的解释,年休作废的通知,年休申请单有效权限人写的拒绝理由等等。

c.离职时年休假怎么计算

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举个例子:小马这一年有5天年休假,一次未用,上班天数为150天。小马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为150÷365×5-0=2天。

支付报酬折算比例,可以参考 《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十条

【收集相关证据】 离职当年的休假证明以及离职时的工资单等等。

3.社保

现在基本上公司都会给员工缴纳 社会 保险,但是很多人以为有交保险就够了,应该缴纳多少,并不清楚,甚至有人以为,所有人缴纳的社保是都一个金额。

其实应缴纳的社保金额,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计算公式为 社会 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 社会 保险费。其中缴费比例,由各地政府部门自行制定,会略有出入,但是 社会 保险缴费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由统一的法律规定的。

简单的理解可以是,社保基数=上一年工资总和÷12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有上下限的。上限为我们的社保基数,如果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三倍计算。下线是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按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计算。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刚刚起步的小公司,为了节省开支,往往选择只给职工按当地最低社保基数缴纳社保。美其名曰为员工着想,减少员工个人缴纳部分,实则是在侵犯劳动者的权益。

【应对办法】 可参考

现在企业不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风险会非常大。现在员工的工资册都需要上报税务机关,而社保也由税务机关征收,两者数据很容易对比出来。如果发现公司没有依法为个人缴纳社保,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者税务机构负责征收社保的部门进行检举投诉。

你有没有想过,有这么一天,公司裁员,你的名字在名单上,你能拿到多少补偿?在职场上,我看见不少不正规的小微企业,上午通知裁员,下午把工资结完,就让人离职了。

如果企业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可按

简单的概括,可以理解为经济补偿金=月薪×工作年限

举个例子:小钱月薪6000元,在单位工作了3年10个月,他被辞退时,应获得6000×4=24000元。

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被裁员是就获得这么多钱了?

意即如果企业无合法理由,或者没有依法律规定执行辞退程序,企业还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金。

如果我们没有重大过失,而被企业辞退,比如以业绩不达标,劳动效率低为理由,企业需要提前三十日给予书面通知,如果要马上辞退,需要再支付一个月工资。

举个例子:如果小钱的公司上午给小钱发通知,下午小钱离职。小钱依法应该获得6000×4+6000=30000元

而在很多情况下,一些不合法的小企业不会这么暴力地辞退员工。一般会通过不续期《劳动合同》或者变相裁员的方式,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结果劳动者可能一分钱经济补偿金都拿不到。

1.合同到期

我们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都会有一个期限,有些小企业到期后就不在于员工续约,已示终止《劳动合同》。看上去,二者关系就此结束,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如果真的这样,劳动者就白白损失了一笔经济补偿金。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到期,企业不与劳动者续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举个例子:小赵月薪5000,在单位工作了3年,《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予其续约。小赵依法应获得5000×3=15000元。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是不同提前一个月通知,或者补偿一个月工资的。

【收集相关证据】工资条、银行的工资流水、《劳动合同》

2.变相裁员

变相裁员是指通过增加工作量、调岗、强迫员工接受苛刻的条件,来逼迫员工自动辞职。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劳动者主动提出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是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所以员工在离职时,请一定要区分清楚,到底是自己要离职,另寻良木,还是被“变相裁员”了。

【收集相关证据】调岗通知书、员工手册、岗位职责、苛刻的制度文件、工资条、银行的工资流水、《劳动合同》

1.学习法律,知法懂法。

劳动者想要维权,首先要学习法律,明白法律条款,知道法律规定,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合法权益被侵害,才知道自己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与企业协商

当劳动者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可以摆证据,讲律法,与企业协商。

优点:省时、省力、省钱、少伤感情

缺点:企业通常比较强势,如果证据不是很有力或者对法律知识淡薄,在谈判时劳动者比较吃亏

3.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者可向企业所在当地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步骤为调解申请、案件受理、进行调解、实施调解、以及调解协议的执行

优点:结果合理、节约诉讼费、省时、省力

缺点:可能要做一定的让步

4.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可以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5.申请诉讼

如果劳动者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4、5点,本人不是专业律师,不方便作答,建议有需要的朋友,向专业律师咨询。

【总结】 作为劳动者,一定要知法懂法,发现自身权益被剥夺,一定要及时收集证据。 太多人都输在不懂法,等发现自己要维权的时候,什么证据都拿不出来。 如果出现劳动纠纷,先与企业协商,如果真的要闹上仲裁庭,建议聘请一位专业打劳动纠纷官司的律师为好。

我见过许多公司有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但那些大都是一些私营厂,小公司。很多人印象中,外资厂,一些大厂,会做的很正规。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在效益不好的时候,他们也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的去套路下面的员工,利用信息差,逼着员工走人。所以他们做了许多在法律的边缘的事情。

就以本人来讲,在公司发生工伤以后,公司第一时间,不是去给员工治疗手术,却是想方设法去掩盖和扭曲工伤的事实!

接下来,本人在跟公司交涉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收集证据。你跟公司讲感情,公司跟你讲利益。沟通到最后,实在是鸡同鸭讲时,不得不走仲裁这条路了。

在公司还没注意的时候,我已经将证据都收集齐全了。

劳动仲裁处目前已经受理,我过两天去领取受理通知,再接下来就是等待开庭仲裁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管前路怎样,都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多年回首,会发现这是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和能力的提升的过程!

不违法劳动法的企业很少,只是分明的暗的,轻重而已。你要较真去维权就得丢了饭碗,输蠃不论,以后没有那个企业敢用你,再去找工作难上加难,这样的维权成本太高,大部分工人都是得过且过,忍气吞声不敢去计较。律师的话不可不信,但是不能全信。轻重缓急自已一定要慎重考虑,一步不稳可能会栽跟头。劳动者什么时候都处于弱势,跟那些搞企业的人精们斗,胜算不大。

什么依法维权呀,仲裁呀,都是摆个造型的花招。劳动者与单位前者永远是弱势群体,碰上了违反劳动法的主只能自认倒霉。要向单位讨要说法,难!

实实在在的说,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都存在劳动法不合规的事情,可是很多职场人都选择了妥协,因为生活的压力太大了。

依法维权这个词好高大上,可是真的有多少人去做了,因为实施主体就不一样,员工在懂劳动法也收集不到有效证据,除非从开始就准备要依法维权,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弊端。再一个,仲裁请早点下岗,目前为止本人没有看清楚他们处理好一件劳动争议,除了搁置就是拖着,笑话。

如果说当年的“周扒皮”半夜假装鸡叫,还算是偷偷摸摸的话,那么现在的“张扒皮”、“李扒皮”、“王扒皮”们,强行要求员工们一天工作十二小时,就是明目张胆剥削员工们的剩余价值。比“周扒皮”更胆大、更可恨,而监管部门又不能主动介入,要靠员工来举报,一但员工举报“张扒皮”,饭碗就丢了,而其他“李扒皮”、“王扒皮”恐怕就再也不会用他了,那他今后的日子又该咋办。所以,监管部门应该主动介入,而不应该被动受理,以确保员工的利益不受侵害。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社保这版块,许多企业为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对于一些基层的员工通过适当补贴的方式,不为其购买社保,往往员工被迫离职或者主动离职后,便会要求企业予以赔偿。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也有点不合理,虽然法律要求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 社会 保险,但有些员工主动要求不购买,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员工反而会反咬一口并要求企业赔偿,并且往往会得到支持。因此,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现实工作中,真的有这么好的事儿吗?企业加班已经成为常态,甚至现在许多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也都在撸起有袖子加油干,真正在高速运转的公司大都推行996的工作制。像这些情况实际上都是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背离的,但这又如何呢?只有当员工与企业发生纠纷时,这些才会成为违反劳动法的证据,而平时的工作中,实际上是企业与员工达成的一致。

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是员工常用的处理方式,不过这里要注意,仲裁委员会是由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的,属于政府部门的常设机构,和法院是有差别的。当仲裁结果不理想是,也有员工是通过向法院提起解决的,而法院为了提高办案效率,一般会事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则依法判决。

一、代理大量劳动争议案件,发现基本所绝大多数企业或多或少的有违反劳动法的情况,比如: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随意安排员工加班不支付或少支付加班费,不为员工缴纳 社会 保险,不按时发放工资,随意辞退员工等等。

二、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举证责任,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争议案件关键就是二点精通劳动法律,准备充分证据,基本案子可以胜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者一定要证明与单位有劳动关系,这是打赢劳动案件的根本。

三、要正确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规定,比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终局裁决,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 社会 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你见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吗?员工可以怎样去依法维权?

我见过很多公司违反劳动法,但大部分都是私人工厂和小公司。很多人的印象是外资工厂,一些大的,会做的很正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效益不好的时候也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给套路下面的员工,用信息差逼员工离职。所以他们做了很多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事情。

在社会上,确实有一些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而大部分员工通常不会撕破脸皮,因为不懂法,因为担心保住饭碗,或者因为想在行业内留下好名声。当有一天真的要维权的时候,很多人发现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或者不知道收集什么证据。

作为一名HR,虽然从来没有维权过,但也遇到过很多相关的案例。加班是工作中常见的事情,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权益在加班的时候被剥削了。常见的有延长正常工作时间没有加班费,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劳动法》第三十八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这条规则规定,如果我们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或每周工作超过44小时,多余的部分可以算作加班。一些小公司依靠员工对法律的无知来延长工作时间,还和员工约定加班时间只能算在规定的下班时间之后,这是违法的。比如小张在商场工作,单日休息,工作时间8:30-20336030,午休两小时,实际工作时间10小时。

按照法律规定,多出来的两个小时应该是加班时间,而不是正常工作时间。另外,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一年内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分享
海报
13
上一篇:苹果相册怎么删? 下一篇:手机上php文件怎么运行(2023年最新整理)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