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怎样使用 iSCSI 连接远程存储
近期有些网友想要了解的相关情况,小编通过整理给您分享一下。
在现代IT环境中,远程存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需要高效管理和扩展存储资源的场景下。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作为一种通过网络传输SCSI命令的协议,为Linux系统提供了连接远程存储的便捷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Linux中使用iSCSI连接远程存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这一技术。
什么是iSCSI?

iSCSI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存储协议,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访问远程存储设备。它通过将SCSI命令封装在TCP/IP数据包中,实现了存储设备的远程访问。iSCSI的优势在于其成本低廉、配置灵活,并且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
准备工作
在开始配置iSCSI之前,确保你的Linux系统已经安装了必要的软件包。通常,open-iscsi
是实现iSCSI连接的常用工具。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它: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iscsi
安装完成后,启动并启用iSCSI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iscsidsudo systemctl enable iscsid
发现iSCSI目标
在连接远程存储之前,首先需要发现iSCSI目标。假设你已经知道iSCSI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进行发现:
sudo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目标服务器IP>
例如,如果目标服务器的IP地址是192.168.1.100
,命令如下:
sudo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192.168.1.100
执行命令后,系统将列出所有可用的iSCSI目标。
登录iSCSI目标
发现目标后,下一步是登录到目标。使用以下命令登录到指定的iSCSI目标:
sudo iscsiadm -m node -T <目标名称> -p <目标服务器IP> --login
例如,如果目标名称是iqn.2023-01.com.example:storage
,命令如下:
sudo iscsiadm -m node -T iqn.2023-01.com.example:storage -p 192.168.1.100 --login
登录成功后,iSCSI目标将作为本地设备出现在系统中。你可以使用lsblk
或fdisk -l
命令查看新添加的设备。
挂载iSCSI存储
登录成功后,iSCSI目标设备将出现在/dev
目录下。你可以像处理本地磁盘一样对其进行分区、格式化和挂载。例如,假设设备名称为/dev/sdb
,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文件系统并挂载:
sudo mkfs.ext4 /dev/sdb1sudo mkdir /mnt/iscsisudo mount /dev/sdb1 /mnt/iscsi
挂载完成后,你可以通过/mnt/iscsi
目录访问远程存储。
自动挂载iSCSI存储
为了在系统重启后自动挂载iSCSI存储,可以将其添加到/etc/fstab
文件中。首先,获取设备的UUID:
sudo blkid /dev/sdb1
然后,编辑/etc/fstab
文件,添加以下内容:
UUID=<设备UUID> /mnt/iscsi ext4 _netdev 0 0
保存并退出后,系统将在每次启动时自动挂载iSCSI存储。
断开iSCSI连接
如果需要断开iSCSI连接,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注销目标:
sudo iscsiadm -m node -T <目标名称> -p <目标服务器IP> --logout
例如:
sudo iscsiadm -m node -T iqn.2023-01.com.example:storage -p 192.168.1.100 --logout
注销后,iSCSI设备将从系统中移除。
总结
通过iSCSI协议,Linux系统可以方便地连接和管理远程存储设备。本文详细介绍了从安装软件包、发现目标、登录目标到挂载存储的完整流程。掌握这些步骤后,你将能够在Linux环境中高效地使用iSCSI连接远程存储,满足各种存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