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诺贝尔奖华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有哪些)
历史上,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华裔)曾经有12位,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一、杨振宁(杨-Mills理论具有”开天辟地”的崇高地位)
人物简介: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著名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十分重大贡献。
杨振宁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 ,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8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
科研成就: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杨振宁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相变理论: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漂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
玻色子多体问题: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
杨-Baxter方程:20世纪60年代,寻找具有非对角长程序的模型的尝试将杨振宁引导到量子统计模型的严格解。
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1969年,杨振宁和杨振平将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问题推进到有限温度。这是历史上首次得到的有相互作用的量子统计模型在有限温度(T>0)的严格解。这个模型和结果也在冷原子系统中得到实验实现和验证。
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1961年,通过和Fairbank实验组的密切交流,杨振宁和Byers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实验组发现的超导体磁通量子化,证明了电子配对即可导致观测到的现象,澄清了不需要引入新的关于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纠正了London推理的错误。
非对角长程序:1962年,杨振宁提出”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long-rangeorder)”的概念,从而统一刻画超流和超导的本质,同时也深入探讨了磁通量子化的根源。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杨振宁对粒子物理的诸多贡献表现出他对对称性分析的擅长。杨振宁被称为”对称之王(LordofSymmetry)”。值得一提的是,吴健雄于1956年夏决定做他们指出的几类实验中的一项关于60Coβ衰变的实验。次年1月,他领导的实验组通过该实验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确实不守恒,引起全物理学界的大震荡。由于这项工作,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质疑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预印本引起Oehme于1956年8月致信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P)、电荷共轭(C)、时间反演(T)三个分立对称性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1960年,为了得到更多弱相互作用实验信息,利用实验物理学家Schwartz的想法,李政道和杨振宁在理论上探讨了高能中微子实验的重要性。
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1964年,实验上发现CP不守恒后,引发出众多乱猜其根源的文章。
杨-Mills规范场论:1954年,杨-Mills规范场论(即非阿贝尔规范场论)发表。这个当时没有被物理学界看重的理论,通过后来许多学者于1960到20世纪70年代引入的自发对称破缺观念,发展成今天的标准模型。这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基础物理学的总成就。杨-Mills理论有”开天辟地”的崇高地位,它的成功是物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杨-Mills理论还把物理与数学的关系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准。1970年左右,杨振宁致力于研究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发现了不可积相位因子的重要性,从而意识到规范场有深刻的几何意义。
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1975年,杨振宁和吴大峻发表了论文75c,用不可积相位因子的概念给出了电磁学以及杨-Mills场论的整体描述,讨论了Aharonov-Bohm效应和磁单极问题,揭示了规范场在几何上对应于纤维丛上的联络。
人物评价: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著名物理学家戴森评价)
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评价)
杨振宁是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是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网易评价)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腾讯评价)。据评价:”作为最早获得诺贝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被称为是继爱因斯坦和迪拉克之后,当代最重要的物理学大师之一。”
二、李政道(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人物简介: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 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
李政道在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由于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政道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并担任主任。后又成立了在浙江大学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和在复旦大学的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4月7日,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
科研成就:李政道的研究领域非常宽,尤其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颇有建树。重点成就如下:
1949年,李政道与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米诺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
1952年,李政道与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
1954年,李政道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
1957年,李政道与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电荷共轭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
1959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动理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
1962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
1964年,李政道与瑙恩伯合作,研究了无(静止)质量的粒子所参与的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销问题,这项工作又称李-瑙恩伯定理。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尤其是70年代初期,他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又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继续在路径积分问题、格点规范问题和时间为动力学变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后来又建立了离散力学的基础。
人物评价:李政道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在高能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流体力学、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广义相对论等方面建树颇多。”物理成了他的生活方式”将物造性地提出新问题、新思想在科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对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浪网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英国科学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里的讲座发表了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演讲,他说李政道与杨振宁杨的发现是科学史上最惊人的成果之一,完全可以和1957年人类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相媲美。斯诺评价说: “这是一项极其漂亮而富有的独创性的成就,世人对此感到如此震惊,以致忘记了他们的思维是何等的漂亮,它使我们重新思考物理世界的某些基本原则。”
三、丁肇中(发现了丁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人物简介: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著名实验物理学家。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丁肇中教授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精确检验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寻找新粒子和新的物理现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中国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是曲阜师范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校长。
1977年 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年 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
2005年 世界物理年会日前在欧洲启动。他领导着来自美、法、德、中等14个国家43所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学家,在日内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负质子对撞机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质、反物质。
科研成就: 丁肇中的主要科研成就:1、发现了丁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丁肇中的研究工作以实验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中心。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1)反氘核的发现;(2)25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检验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表明电子、μ子和τ子是半径小于10-16厘米的点粒子;(3)精确研究矢量介子的实验;(4)研究光生矢量介子,证实了光子与矢量介子的相似性;(5)J粒子的发现;(6)μ子对产生的研究;(7)胶子喷注的发现;(8)胶子物理的系统研究;(9)μ子电荷不对称性的精确测量,首次表明标准电弱模型的正确性;(10)在标准模型框架内,证实了宇宙中只存在三代中微子。
3、热心培养高能物理人才 :1981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预计在1988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L3组目前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
4、领导“阿拉法磁谱仪”实验探索反物质 :1998年6月2日,美东部时间凌晨6时零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机内载中、美等国共同研制的“阿拉法磁谱仪”进行运行实验,此举揭开了人类第一次到太空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实验由丁肇中教授领导,包括美国、中国、意大利、瑞士、德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仅中国参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下200人,其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
人物评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杰米韦森说:“丁肇中教授的研究,为人类开拓了宇宙未知的领域,使基本粒子物理迈进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国际科学领域,丁肇中先生几乎是和杨振宁齐名的物理学大师。美国总统福特还亲自写信给丁肇中,对他的光辉成就表示祝贺
四、李远哲(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
人物简介:李远哲,1936年11月29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著名化学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国能源部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宗座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誉退休教授。
李远哲195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台湾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61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台湾清华大学原子科学院研究所 ,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次年去美国深造,1965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其后任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并返回母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同时担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1986年,李远哲和美国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其中李远哲研究的是:把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研究较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利用激光激发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1994年1月15日,李远哲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中国台湾。李远哲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
科研成就:李远哲主要从事化学动态学的研究,在化学动力学、动态学、分子束及光化学方面贡献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门新技术,1960年才开始试验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适用于碱金属的反应,后来由李远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教授共同研究创造,把它发展为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后十多年中,又经李远哲将这项技术不断加以改进创新,用于研究较大分子的重要反应。他所设计的”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种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的每一个阶段过程,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学反应所出现的各种状态,为人工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过程提供新的前景。
人物评价:李敖成就在2005年出版的新书《李远哲的真面目》中,评价李远哲”是好人,但也会做坏事”, “没有领袖风格,只能做科学”,不应把他(李远哲)”捧上天”。
五、崔琦(发现逊电子在强磁场、超低温条件下相互作用)
人物简介:崔琦,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人,是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 ,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美籍华人科学家。
1957年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1958年赴美国深造,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1967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82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84年获浓缩物质物理巴克利奖。1998年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5年被聘为中科院荣誉教授。
崔琦教授在低维电子体系物理,整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IQHE,;FQHE)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研究和量子器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成果。
科研成就:1998年10月13日,华裔美籍科学家崔琦因发现逊电子在强磁场、超低温条件下相互作用,能形成某种特异性质的量子流体(许多电化学过程发生在固体-电解液界面,腐蚀则常发生于固体-气体和固体-液体界面,因此界面物理和表面物理一样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崔琦因此又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崔琦认为,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教授十分关心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就访华讲学,介绍国际上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热点,建议中国开展二维电子系统物理和低维量子体系物理的研究,并积极推动《中美原子、分子和凝聚态物理研究合作备忘录计划》的实施。
人物评价:崔琦一方面治学严谨、专心致志,对自己钟爱的物理学研究事业非常投入,他喜爱做物理实验,需要时常常是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有时为了实验研究的需要,他可不惜四处奔波,走遍波士顿及佛罗里达州,找个强力磁场以进行他的”量子液体实验”,并且工作时很少理会身旁其它事情,以致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出色、非常有效率。(大河网评)
六、赛珍珠(她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三个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简介:赛珍珠,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 。1892年10月,出生4个月后赛珍珠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尤其在镇江风车山上在她小时候就读过现在仍然存在的崇实女中内有她的故居。同时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的西墙根下,矗立着一座三层的西式小洋楼。也是赛珍珠居住工作过的地方,作为以中文为母语的美国女作家,她曾在这里写下了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2年凭借其小说 ,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并在1938年以此获得美国历史上第三个诺贝尔文学奖。1934年,赛珍珠告别了中国,回国定居。
赛珍珠称镇江是她的”中国故乡”。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那里度过,首先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中国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 1900年因中国北方发生义和团运动,赛珍珠首次回到美国故乡。1902年重返中国镇江。1917年5月13日,与美国青年农学家约翰·洛辛·布克结婚。婚后迁居安徽宿州。
赛珍珠则在金陵大学外语系任教,并先后在国立中央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教育学、英文等课。徐志摩、梅兰芳、胡适、林语堂、老舍等人都曾是她家的座上客。由于赛珍珠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同时具有中国国籍和美国国籍,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出生地国籍法》,赛珍珠确实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人。
文学成就:赛珍珠曾经在1938年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是一位女士。获奖作品是中国题材的《大地三部曲》、《异火》和《东风·西风》。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对她的评语是:”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丰富与真实的史诗般的描述,且在传记方面有杰出作品”。
人物评价:在描写中国题材而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方作家中,排名第一是马可•波罗,第二便是赛珍珠。1938年,赛珍珠由于写了一本关于中国人的小说(以及两本传记)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授奖词赞美道:“因其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写……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她就是美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赛珍珠。
赛珍珠前后在中国待了近三十五年,亲历上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风云巨变。她第一个将《水浒传》译介到西方,还将林语堂和老舍等一批中国作家推向西方世界,一生写作的母题都与中国息息相关。根据评论者评价,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她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曾深刻影响了一代美国人。
赛珍珠成为当时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赛珍珠在瑞典皇家学院上的致谢辞饱含深情:“中国人民的生活多年来就是我的生活”,正值日寇铁蹄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她不忘强调:“我知道中国是不可征服的!”
赛珍珠还将《水浒传》译为英文版《四海之内皆兄弟》闻名全球,在中国抗日时期,公开发表了著名政论《日本必败》。她应宋庆龄之邀,出任“保卫中国同盟”的荣誉委员,号召美国文化界新闻界,成立了“美国中国救济事业联合会”,说服罗斯福总统夫人出任该会荣誉主席,为援华筹集了大量的资金。
七、朱棣文(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人物简介: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
朱棣文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8年,担任美国物理学会理事;1993年,获颁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1994年,获亚瑟斯洛奖及威廉梅格斯奖;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6月5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2008年,朱文担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同时兼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 2008年12月15日,获得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国第12任能源部长。
科研成就:朱棣文研究的领域包括基础原子物理、激光、生物物理等。 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与他同获该奖项的是美国科学家威廉·菲利普斯和一名法国学者。 朱棣文朱还曾获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
朱棣文还是诺贝尔级“厨师”。闲暇时候他最喜欢下厨做菜,手艺精良,不论中西料理,都让亲友赞不绝口,尤以中国菜、墨西哥菜最拿手,他说:“因为老婆很喜欢中国菜的色香味俱全;家里的两个小鬼偏好墨西哥菜的劲辣。” 而这位“诺贝尔级”厨师,更从亲自动手做菜,悟出做学问的道理。他甚至将做实验比喻为做菜。他认为,“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是做菜和做实验的相通之处,也是他创造科学奇迹的秘诀之一。
人物评价:朱棣文是在中西文化共同浸染下成长起来的,他继承了中西文化的精髓,他的内心深处既有西方人的率真、幽默,也有东方人的谦虚、含蓄。他不是那种木讷型的科学家,而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充满风趣的人。朱棣文颠覆了科学家给人的刻板印象,他活泼开朗,有人情味儿,充满魅力。(新浪网评)
八、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019年7月30日,被秘鲁天主教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985年初,莫言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同年,冯牧在北京华侨大厦主持莫言创作研讨会,汪曾祺、史铁生、李陀、雷达、曾镇南都高度评价了《透明的红萝卜》。
1986年,莫言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毕业。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8年2月,由《红高粱》改编的同名电影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最高荣誉的中国电影。
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在看到这部小说后,感到非常震撼,决定开始翻译莫言小说,葛浩文也成为了日后莫言作品走向世界的功臣。
文学成就:美国重量级文学评论杂志《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价说:“有如福克纳,莫言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想象力鲜活丰富、圆满自足的世界。”1993年,由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英译本在欧美出版,引起热烈回响,被《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为“1993年全球最佳小说”。《纽约时报》评论说:“通过《红高粱》这部小说,莫言把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上。
2001年,莫言的《红高粱》成为唯一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1927-2001)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
2003年,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在美国出版,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
2005年,《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当时获奖的呼声很高,最后以一票之差落选,无缘奖项。《檀香刑》的落选也再次引发了文学界关于茅盾文学奖的争议。同年,莫言获得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评委会赞扬他的作品“语言激情澎湃,具有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
2006年,莫言获得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成为继巴金之后,第二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
2008年,莫言凭借《生死疲劳》获得红楼梦奖以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2011年,莫言获得韩国万海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的中国作家,并且凭借《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诺贝尔奖官网摘录了《天堂蒜薹之歌》一章节,作为对莫言作品的介绍。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获中国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19年6月12日,英国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荣誉院士称号,并宣布成立以莫言命名的国际写作中心。
2019年7月30日,莫言在秘鲁首都利马被秘鲁天主教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人物评价:老实讲,莫言的长篇小说,我大部分都没看过,但我清楚记得,1985年莫言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叫《爆炸》,我看完后非常激动,我到处跟人说,我那时候刚过50岁,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老过,但看完莫言这篇小说后,我得承认我老了。——著名作家王蒙
诺贝尔文学奖给予莫言的授奖词是历来最不恰切的,”魔幻“二字就把莫言的成就抹杀掉一半!最适合的定位应该叫做”呼唤“。西方给予莫言的赞誉,其实不及其成就。——阎连科
九、钱永健(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取得杰出成就)
人物简介:钱永健,1952年2月1日-2016年8月2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祖籍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先后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2016年8月24日,钱永健在美国俄勒冈州逝世,享年64岁。
科研成就:钱永健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
人物评价:钱永健的工作,从八十年代一开始就引人瞩目。他可能是世界上被邀请给学术报告最多的科学家,因为化学和生物都要听他的报告,既有技术应用、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十、高行健(曾在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人物简介:高行健,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1987年移居法国,1997年取得法国国籍。
文学成就: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作家。直至2010年,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36种文字。代表作有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戏剧《绝对信号》、《车站》等。
人物评价:高行健揭示了中国文化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刘再复(中国作家)
高行健非常了不起,因为高行健除了中文之外,还能用外语(法语)–王朔(中国大陆作家)
高行健是”全方位的作家”,是”最有活力的灵魂–王晓华(中国学者)
一个作家写作时心目中先有了读者,他是为读者的需要和趣味而写的,这样的作家就不是真正优秀的作家;只有那些为自己而写,全不受读者左右的作家,才更有独特的价值,读者开始认识他接受他,甚至为他所征服,这样’目无读者’的作家便创造出自己的读者群,那方能体现出文学的内在价值。–贺拉斯(瑞典文学院院士兼常务秘书)
高行健八十年代的剧作对中国戏剧走向现代转型,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行健获奖是件好事,应该祝贺他,这表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密切联系。”–余秋雨(中国作家)
高行健是真正意义上的后现代作家。在绝大多数汉语作家还忙于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对中国的政治文化进行反思时,他已经开始从生态视界中看问题,在作品《野人》和《灵山》中,表现出将人文关怀与生命关怀、生态关怀、宇宙关怀统一起来的努力。这使得他在思想高度上远远超过了北岛。–王瑶(北京大学教授)
十一、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挽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人物简介:屠呦呦,女,汉族,药学家。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2020年3月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科研成就: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位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
2003年,”双氢青蒿素栓剂”、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人物评价:“您的获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我相信,这必将激励更多的中国科学家不断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我们应该学习屠呦呦研究员这种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去掉浮躁、淡泊名利,始终围绕科学目标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贺辞中称,屠呦呦的获奖,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
十二、高锟(被誉为”光纤通信之父”和”宽带教父”)
人物简介:高锟,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华裔物理学家、教育家,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拥有英国、美国国籍并持中国香港居民身份,被誉为”光纤之父”、”光纤通信之父”和”宽带教父”。
高锟1949年移居中国香港,1954年赴英国攻读电机工程,并于1957年及1965年获伦敦大学学院学士和博士学位;1970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筹办电子学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199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0年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2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7年获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10年获颁大紫荆勋章;2015年获选为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2018年9月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岁。
科研成就:从1957年开始,高锟即从事光导纤维在通讯领域运用的研究。1964年,他提出在电话网络中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纤维代替导线 。1965年,高锟与霍克汉姆共同得出结论,玻璃光衰减的基本限制在20 dB/km以下(分贝/千米,是一种测量距离上信号衰减的方法),这是光通信的关键阈值。然而,在此测定时,光纤通常表现出高达1000分贝/千米甚至更多的光损耗。这一结论开启了寻找低损耗材料和合适纤维以达到这一标准的里程。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由于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即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
高锟在光通信工程和商业实现的早期发挥了主导作用。1969年,高锟测量了4分贝/千米的熔融二氧化硅的固有损耗,这是超透明玻璃在传输信号有效性的第一个证据 。在他的努力推动下,1971年,世界上第一条1公里长的光纤问世,第一个光纤通讯系统也在1981年启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高锟对玻璃纤维疲劳强度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在被任命为国际电话电报公司首位执行科学家时,高锟启动了”Terabit技术”(“兆兆位技术”)计划,以解决信号处理的高频限制,因此高锟也被称为”Terabit技术理念之父”。
人物评价:“你的研究完全改变了世界,促进了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我本人为你而感到骄傲,世界欠你一个极大人情。” (美国总统奥巴马评)
“你的发明改变了世界通讯模式,为信息高速公路奠下基石。把光与玻璃结合后,影像传送、电话和电脑有了极大的发展……”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评)
值得一提的是,高锟还发明了多种方法,将玻璃纤维和激光结合起来,以传输数字数据,这项技术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用光纤技术开创了人类信息的新时代,被誉为”宽带教父””光纤之父”和”光纤通信之父” 。(科技日报评)
高锟教授在科学上的成就,具有一切最伟大科学发现的共同特点:第一,他的光纤技术改变了世界,如果没有他的伟大发现,我想世界会跟现在完全不同;第二,他的创新是平常人想不到的,40年前通讯最快的媒介都是金属线,高锟惊人的想象力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 。(资讯科学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评)
光纤真正能远距离传递信号,他是奠基人之一。原来的光纤传输信号,损耗很大,传输距离短,当时高锟在理论上论证,能够把光纤的损耗降得很低,进而实现长距离传输信号。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现在所有跟光纤通信有关的技术,都离不开高锟的研究工作 。(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刘旭评)
高锟教授荣获诺贝尔奖乃实至名归,足证世界对其贡献之推崇。他的研究是远见、创意和精确计算之结晶,堪为世人之典范,并鼓舞人心。高教授为人随和谦厚,能够与众在此一同向他道贺,实是一大乐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评)
高教授为人高贵仁慈,做事非常认真,在任中大校长期间,强调追求”卓越”,务求把中大发展为”世界的本地大学”。”追求卓越”从此成为中大继往开来的目标方向 。